4月4日至6日,由东城区委宣传部、北京发行集团共同主办的2025年“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火热开市。作为东城区“书香之城”建设的重点活动之一,市集通过古旧书展销、珍本收购、非遗体验、阅读打卡、图书交换、文创展售等多元内容,在中轴线北端钟鼓楼文化广场打造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吸引藏书爱好者及市民读者近万人次参与,为京城再添一抹书香雅韵。
作为2025年“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首场活动,本次市集以“阅沐春光”中外文学名著精品旧书展为主题,中国书店、新华书店、外文书店等书店携万余册精品旧书亮相现场,涵盖古籍善本、民国文献、红色经典、中外文学等品类,既有《三言二拍》《东周列国志》《战争与和平》《全唐诗》等精品图书,也有《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中医百家医论荟萃》《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医类、艺术类精品旧书及连环画。
市民王先生捧着一本旧书爱不释手,“去年我就来过,看新闻说这两天又重新开启,我就赶紧过来了。市集让旧书重新流通,让我们这些爱书人有了‘寻宝’的乐趣,这个形式特别好。”
为推动旧书循环利用,本次市集特别设置了读者旧书收购区和读者换书区,邀请专业鉴定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评估服务。在读者换书区,书友们可携带自己珍藏的书籍前来展示,或交换图书,或分享读书心得,共话阅读之美。
当传统典籍邂逅当代创意,沉睡的文明记忆被重新唤醒。本次市集上,一系列以古籍为灵感的文化创意产品成为焦点——“片羽存真”系列文创将残损书页转化为艺术珍品,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购买。古籍装帧工艺与现代笔记本完美融合、清代皇家刻书字体化作摇曳生姿的折扇,这些文创产品既保留了古籍的千年气韵,又以时尚设计赢得年轻群体的青睐。
更令人惊喜的是,本次市集还创新推出了“典籍活化”体验项目。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参与者可以亲手体验古籍修复的精细工艺,感受线装书制作的匠心独运。
鼓楼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的城市地标,与书籍共同见证着文明的传承。市集现场,一座以“我在鼓楼读书”为书籍封面的艺术装置成为人气焦点,吸引众多书友和游客纷纷驻足争相打卡拍照。装置以鼓楼为背景,中间设计为透明亚克力板,可让读者“走入书中”进行拍照留念。据了解,该装置将作为“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旧书文化市集的常设文化景观,在每次市集举办期间进行展示,让更多人感受书香文化魅力。
“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不仅是书籍流通的平台,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据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城区推出了“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重要文化品牌,创新打造了古旧书展销区、读者旧书收购区、非遗体验区、图书交换区和读者晒书区等五大主题空间,通过“展销+体验+收购+交换”的立体化运营模式,有效促进了图书资源的循环利用,让文化传承和经济活力并存。
今年4月至10月,“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将每月结合传统节庆和重要纪念日,精心策划七大主题活动,除本次清明时节的“阅沐春光”外,还包括五四青年节的“阅享青春”、六一儿童节的“阅乐童趣”、七一建党日的“阅聚初心”、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阅培铸魂”、中轴线申遗成功周年的“阅史知今”以及中秋佳节的“阅赏金秋”。通过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市民在书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享阅读的乐趣。
下一步,东城区将持续推进“旧书新知”文化品牌建设,策划更多融合传统底蕴的文化活动,打造多维文化生态圈,让旧书成为激活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不断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注入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