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帆艺术团是北京市市级艺术类高水平学生社团。截至目前,全市评审认定金帆艺术团126个。其中,东城区的金帆艺术团规模已达23校30团,覆盖合唱、舞蹈、管乐、行进管乐、管弦乐、民乐、话剧7大门类。东城区教委在布局谋篇上加强优质均衡统筹和梯队建设,以金帆艺术团这一市级高水平学生社团为引领,带动区级星光社团、学校普通社团梯队发展,推动全区艺术教育高水平发展。近年来,各金帆艺术团承办校加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同时,多次参加国家级、市级、区级重要演出,承担起艺术教育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金帆舞蹈团走到现在,应该说本质上是‘全面育人’理念的成功实践。”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范汝梅介绍说,学校金帆舞蹈团始终将“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出发点,从作品创作到排练落地,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需求与成长节奏,让学生在艺术中找到自我价值,为全面成长注入动力。金帆舞蹈团始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金名片,连续22年获得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

此外,学校还有金帆合唱团、金帆管乐团,在艺术育人与人格塑造并重的理念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青少年。

随着集团化发展,史家胡同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已逐步辐射至通州区、延庆区及河北雄安新区。金帆艺术团作为集团美育发展的“发动机”,通过师资辐射、课程共享、学生流动、活动联动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各成员校的美育水平,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的共赢局面。

借助集团化办学,北京汇文中学、北京五中的金帆艺术团也实现了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伴随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的发展,近年来,学校金帆合唱团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持续着力构建强劲的“造血”系统。据北京汇文中学校长陈东介绍,在本部高中金帆合唱团的辐射引领下,各校区初中合唱团作为梯队迅速发展,定期展示合唱团学习成果,充分彰显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汇文各校区学生的艺术风采,为学生未来的合唱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与此同时,一批专业能力过硬、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艺术教师团队也逐步形成。

在推动集团内部初中、小学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汇文中学金帆合唱团的专业教师团队还积极参与东城区、朝阳区、顺义区等地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发挥学校金帆合唱团教师团队的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此外,学校金帆合唱团的教师团队坚持定期赴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开展跨省帮扶活动。

从校园到世界,从传承到创新,北京五中金帆民乐团自1995年扬帆起航,始终以美育为纽带,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田,用音乐书写着“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2015年北京五中教育集团成立,北京五中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民乐团也正式成立,依托北京五中金帆民乐团的平台,迅速壮大并屡获大奖。集团化办学为北京五中金帆民乐团注入了不竭的力量,据北京五中金帆民乐团团长张立英介绍,如今,北京五中金帆民乐团优秀的教师及外聘专家团队全部下沉到小学,进行民乐普及教学。此外,学校还倾力构建“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培养体系。在小学,播下兴趣的种子;在初中,夯实技艺的根基;在高中,绽放个性的光芒。并通过打造“动力-发展-卓越”三级课程,如阶梯般托举学子稳步向上。

爱国情怀代代传扬金帆逐梦远航

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北京景山学校,其金帆舞蹈团并非只是培养舞者之所,更是“以舞育人、以文化人”的关键阵地。基于此,学校将红色基因融入舞蹈团的育人体系之中。在作品挑选与编排创作方面,注重发掘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题材,使舞蹈成为传递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在排练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们深入历史情境,深刻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激发出浓厚的爱国情感。

集体主义教育也始终贯穿在舞蹈团的日常,学校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一系列团队合作的训练项目以及设定明确的集体荣誉目标,增强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集体意识。“舞蹈团实施‘朋辈教育’与‘小先生制’,高年级学员指导、帮助低年级学员,不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构建起学生之间坚不可摧的‘战友’情谊。”学校发展规划部主任张凯说道。

“除了使学生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更注重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格、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北京市第二中学艺体中心主任孟艳介绍说,北京二中这支从1991年便成立的舞蹈团,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青春舞者,开创了校园舞蹈的先河,多年来,还协助完成了多项国家级演出任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二中金帆舞蹈团还是全国唯一参与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中学生舞蹈团体。这些演出无疑是一堂堂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学生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情感同频共振,完成从“舞蹈学习者”到“胸怀格局、肩负使命的青年”的深刻蜕变。

同样作为学校艺术教育重要载体的北京二中金帆管乐团成立于2004年,乐团带领小乐手们走进社区传递温暖,也迈向国际舞台绽放光彩,让学生在与不同文化的对话里,生长出更宽阔的眼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跨界融合助发展资源整合促提升

“艺术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特长培养,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养浸润。本着这样的理念,目前,北京市第五十中学构建了‘面向全体的普及课程+面向群体的选修课程+面向个体的专业课程’为代表的‘三级课程体系’。”学校金帆舞蹈团指导教师高琦介绍说,如今,艺术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变革。金帆舞蹈团引入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在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等方面的优势,在学生跳舞时形成各种分析。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传统的上课模式就是凭借老师的直接观察和经验来评判动作好坏,现在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后,各项可量化、可视化的数据能够很直观地帮助同学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要领。

另据介绍,不只是和科技进行了跨界融合,学校还在“舞蹈+物理”“舞蹈+语文”“舞蹈+史地政”“舞蹈+思政”等方面进行了跨学科融合尝试。

“学校金帆管弦乐团自2015年由管乐、弦乐两个团合并,从成立时间上也算是一个新团,2024年获评‘金帆’,也是东城区唯一的小学金帆管弦乐团。正是因为‘新’,所以我们才更要用‘巧’的方式提升乐团品质。”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艺术主任张宝玉介绍说。

学校通过因才招募、兴趣招募、推荐招募、发现招募四维方式进行,通过家长申报、自我申报、班主任或同伴推荐、音乐教师发现等多种形式择优录取,通过校内教师与外聘专家的综合+专业双轨评估招新。为了提升学校乐团质量,除了组织艺术节、参加演出,为学生搭建更多艺术实践平台,学校还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邀请专家团队20余人,每周走进校园为学生开展大师课、乐团排练观摩、展演等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专业院团进行交流,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学生演奏水平、艺术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