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北京市第三届“文化馆服务宣传月”以“文化馆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隆重启幕。大兴区文化馆以“非遗创意市集”为引擎,以“沉浸式体验、活态化传承、数字化转化”为路径,系统呈现大兴非遗在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生动实践,助力首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非遗市集 打造首都公共文化沉浸体验新范式
市集精选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十余项,设置古琴艺术演奏欣赏,雕版刷印与线装书装帧互动体验,曹氏风筝、古旧书画扇面修复、北派玉雕、京剧脸谱展览展示,同仁堂知嘛健康老字号现场品鉴等多元展位活动。现场同步植入“非遗体验打卡”机制,市民可循线集章、深度互动,实现“看展—体验—消费”一站式贯通,构建“可进入、可感知、可带走”的公共文化新场景。
近年来,大兴区以“非遗市集”为支点,常态化嵌入商圈、景区、社区、高校等场所,并联动线上宣传,让非遗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共享载体。
“与非遗共大兴”嘉年华联动线上互动地图,打造“乡村振兴·非遗同行”特色线路,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
“非遗里的大兴年”构建“1+5+N”全域节庆矩阵,覆盖景区、商圈、乡村、高校,成为首都春节文旅新名片。
文创展览 激活文化消费新引擎
市集同步推出“大兴非遗文创成果展”,集中呈现了由大兴区文化馆联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成立的“非遗文创联盟”年度孵化成果——非遗地图系列鼠标垫、丝巾,大兴西瓜系列手机壳、水杯、时钟等数十款爆款产品,尽显传统基因与当代审美的深度共鸣。此外,还有大兴区以非遗为内核,激活新型消费的各项联名合作产品。
曹氏风筝携手五星级酒店推出非遗联名下午茶,与肯德基共创“曹雪芹风筝桶”;
南路烧白酒与大兴安定特色农产品开发桑葚酒,为大兴农产品发展提供新思路。
目前,大兴还有多家非遗博物馆对外开放,发展文化、商业及旅游一体的综合业态。
南路烧酒博物馆、二锅头酒博物馆以数字化运营成为“网红打卡地”,年接待量数万人次,“非遗+展览+商业”综合业态持续辐射周边消费。
文创板块以“传统技艺+现代设计+市场逻辑”三重驱动,为宣传月贡献可观消费增量,彰显非遗赋能区域经济的强劲势能。
活态传承
夯实非遗保护根基,擘画长远未来
大兴区文化馆以此次宣传月为契机,利用数字化传播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大兴非遗”城市IP,实现文化惠民全域覆盖。
“非遗云课堂”“云赏非遗”两大线上栏目持续进行中,以非遗直播公开课、非遗展品精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实现“云端”与“指尖”同步共享。
大兴非遗不止在“云端”,近年来还不断走出国门,成为首都文化“走出去”的闪亮名片。
将国家级非遗“太子务武吵子”创新改编为“武吵子课间操”“武吵子舞台舞蹈”“传统武吵子课”特色课程,实现“非遗进校园”常态化;
古琴艺术、太子务武吵子多次赴海外开展展览、讲座、交流演出,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跃在国际视野;
大兴皮影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受邀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设计制作冬奥礼物,向世界展示大兴非遗的独特风采。
从“市集”到“云端”,从“传承”到“出圈”,大兴非遗将以本届北京市文化馆服务宣传月为全新起点,持续放大“非遗+”效应,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彩贡献 “大兴方案” 与 “首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