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房山区交通局“保温瓶”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上一线、做贡献”号召,逆向冲锋,下沉到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不畏严寒,勇挑重担,助力社区(村、高校)共战疫情,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引领 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

从2022年10月29日到2022年12月11日,区交通局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先后抽调41名党员干部下沉长阳镇、阎村镇、良乡大学城管理委员会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下沉干部共分为7组,1组(组长苗宗柱)为区派社区监督员组、6组(组长分为孙立华、康英杰、陈贵凤、王长于、李赢利、曾亮来)为一线卡口支援人员。下沉干部成立临时党支部,支部委员由陈贵凤、李赢利、曾亮来担任,下设7个小组,小组长分别由各下沉组组长担任。“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为战胜疫情,坚决服务组织安排,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斗志昂扬的宣誓声在交通局下沉干部中不断响起。

临时党支部建立下沉工作制度,明确下沉纪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下沉干部考核、管理。“党员跟着工作走,支部跟着党员建。临时党支部是我们的主心骨,再艰难、繁杂的工作也有了力量和支撑”。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41名下沉干部既是“守门员”,也是服务员,他们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生力军。

履职尽责 彰显交通运输人责任担当

下沉到社区(村、高校)后,党员干部们迅速进入角色,服从社区(村、高校)安排和调度,熟悉掌握岗位工作流程,和社区(村、高校)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5名区派社区监督员在长阳镇5个社区认真履行疫情防控监督责任,开展不间断的督导工作,对社区卡口、公共场所消杀、居家人员管控措施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制止,直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缺,帮助社区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4名党员干部下沉良乡大学城管理委会,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与高校师生并肩作战,严审每一名进出校人员信息,劝阻每一个违反疫情防控行为,为入驻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32名党员干部深入长阳镇、阎村镇21社区(村)卡口,协助社区(村)工作人员全天24小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了解居家隔离人员合理诉求,主动细致做好物资配送、垃圾清运、环境消杀、心理疏导等服务保障工作。在凛冽寒风中,从晨曦到深夜,24小时轮班值守卡口,查验出入证、扫双码、测温,确保不漏一人。

不忘初心 践行为民情怀

陈贵凤作为下沉工作的联络员,始终冲锋在前,细致精准开展工作,协调、对接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时刻督促提醒下沉干部做好个人防护,40多名下沉人员没有1人感染。她在下沉长阳镇禾香雅园社区期间,协助社区书记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面对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她耐心解释安抚,11月27日部分禾香雅园居民在社区进口处聚集,她与社区书记一起通过长达10个小时的工作,最终赢得群众的支持与理解。直面“阳性”警报,有序处置,11月30日社区发现3管“十混一”核酸阳性,她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待复核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封控单元楼,没有发生社区面传播。从下沉开始,她了解到每天下午2点至6点社区核酸录入人手不足,她主动请缨负责核酸数据录入,每天下午她就坚守在核酸检测现场。社区书记高文轩评价她说:“陈姐,真是社区的好帮手,群众的贴心人”。

康英杰是下沉阎村镇组组长。他将家中9个月大的孩子托付给家人,全身心扑到下沉工作上。因表现突出,11月17日被抽调到阎村镇应急小分队,随后又被抽调到尚巢优品、七天优品、庆熙园隔离点任点长。

罗晓龙是一名普通的执法人员。2022年12月1日凌晨6点接到自己是“十混一”的电话后,主动车内自我隔离,待抗原和核酸复核结果全部阴性后,他才回家。自我隔离的12个小时中,他想的是不让任何一个人因为自己而感染。事后,他淡淡的说“这件事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巾帼不让须眉,下沉党员干部中王彤、刘阳、陈庆花、王蕾(大)、王蕾(小)等女同志克服种种困难,“疫”不容辞,坚守岗位;退伍不褪色,下沉党员干部中曾亮来、孙立华等退伍老兵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居民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老科长当新兵,下沉党员干部中李赢利、姚永文等老科长自我加压,全力奋战在抗疫一线。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历时一个多月的下沉工作已经结束,区交通局“保温瓶”党员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保初心、暖人心”坚实承诺。下一步交通局党员干部将继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认真全面把握和执行各项优化防控措施,全面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复工复产,助力“一区一城”新房山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