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检验人,她们的“患者”是不计其数的血液、尿液、便、痰、核酸等标本,这些不会说话的“患者”却是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及判读病情最需要的数据,检验技师们在实验室内争分夺秒的上机操作、复测、双人审核发出几千张检验报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如此,检验科始终与疫情紧密相连,立足岗位,做专业检验,做默默无闻的幕后者。
49岁的潘多技师,参加工作26年,工作多年未曾休过病假和事假。因疫情下飞涨的检测标本量日均600多管及同事们感染,他和剩下的同事们坚守生化检验室多日,最终劳累过度得重型肺炎住院11天,高烧39度多的时候还自责他的病倒耽误科室的工作。病情稍有好转,他就马上回归岗位。
付志芳、张红梅、秦文婷,三位岁数较大的检验师坚守在发热门诊的检验科。每天像一场战争,看到的是检测标本量数字,后面是不停地消杀,日用五六桶消毒液熏得喉咙痛,还有十分钟手消、脱防护服;五分钟吃饭;十分钟再穿防护服又冲进实验室继续做标本......24小时穿着大白防护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只是因为那份坚持与坚强!
检验科临检室值夜班人员搓过血气的那双手,硌的手疼都发红。堆积如山的血气标本是抢救呼吸病人的黄金指标,为了混匀每一个检测标本,需要检验师手工的不断揉搓至少15次,可想而知那是多么坚定的情怀才会如此认真做标本,保证准确的检验结果返给临床。
三十二名幕后检验者们用她们柔弱的肩膀抗住了疫情下的大规模就诊量所带来的的庞大检测标本。“刀片嗓”就选择不用说话的窗口检验标本。她们把患病的母亲、父亲安顿在病房依旧投入到岗位。
手里的标本“患者”没有温度,不会说话,但是只要血常规、血凝、生化、发光免疫、尿液仪器设备不停,检验科的人就会坚持再坚持的上岗。每一份检验报告关乎患者的病情变化,我们带病工作,为需要救治的患者们再坚持!
幕后检验者们,机器不停人不歇,这是我们对患者的承诺,这是我们对医院的热爱,这是我们对孩子、爱人、父母送去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