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拈花迎祥瑞,剪纸弄影谱华章!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023年1月6日,由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办的“妙手拈花”——房山云居文化剪纸艺术展正式开幕。

妙手拈花,匠心传承。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千百年来根植于民间文化土壤的传统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此次展览分为“大美房山——《千年刻经史》”“平安房山——《二十四节气》”“幸福房山——《民俗故事》”“活力房山——《奋进新征程》”四个系列主题,共精选了李远、李建肖两位剪纸非遗传承人的优秀剪纸作品60余幅。作品以“剪”为笔,刀风灵透,起承转合间富于巧思,传承中具有创新,创新中延续历史,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和云居风采相融合的文化韵味。

剪纸非遗传承人李远老师从博大精深、镌刻千载的云居寺千年石刻史中寻找灵感,以静琬发愿、静琬选址、石壁刻经、建塔做标等千年刻经史中历朝历代的传奇故事为主题,历经数月精心创作了《千年刻经史》系列的14幅作品,记录了贯穿1039年云居寺千年刻经史的不朽与辉煌,展现了云居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大众亲身感受云居寺石刻的历史厚重和剪纸艺术的魅力。

剪纸非遗传承人李建肖老师则坚守中国民间剪纸的根和源,守正创新,以人民的信仰和热情出发而创作,准确用作品反应出民俗剪纸的基因和属性,通过《家风》《中国梦航天梦》《匠心》等作品,用艺术的语言启发文化自觉,讲述文化自信。

匠心妙手展魅力,拈花一笑送吉祥。两位非遗传承人以“剪”作画,精心创作的剪纸珍品内容丰富、构图巧妙。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云居寺千年刻经的传奇故事,还表达了对人民美好生活的祝福。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两位老师多年珍藏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剪纸十余幅。让现场观众可以从中领略历史上中国剪纸艺术大师们的精湛技艺,以及独树一帜、源于乡土的民间艺术审美格调。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就已出现,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2006年,剪纸艺术被列入中国非遗名录;2009年,剪纸艺术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剪纸艺术寄托了寻常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望,集中呈现了中国民间的审美情趣、朴素理想与聪明才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与传播载体。

此次展览作为新春首展意义非凡,不仅实现了剪纸文化、云居文化等文化元素的组合碰撞,在传承创新中“剪”出文化自信,更为社会大众直观、全面地了解剪纸文化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之路上不断探索,透过云居寺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六大房山”发展理念在云居寺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今后,云居寺将继续以全方位、多形式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云居品牌交流互鉴,加快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使“一区一城”功能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让房山的功能定位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自强,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社会大众进一步感受到云居寺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文化发展传承的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