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门街道
高龄老人卧病难下楼 社区书记:我来背
本报讯 近日,大红门街道西马场北里社区22号楼1单元6层的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家属清晨紧急向社区打来求助电话:母亲需要今天去看病,家里住在六楼,家人都不在京,只有女儿一人无法将母亲抬下楼,社区能否给予帮助。接到居民的求助,半宿忙于大数据核实、凌晨又准备核酸筛查的社区书记常宝晨立刻带领社区干部来到居民家中,二话不说蹲下身将老人背上,还不忘细心叮嘱家属为老人多穿衣服,外面有雨别冻着。“太谢谢社区了,你们辛苦了,但是看病回来可不可以帮我再把老人背上去,咱们约个时间。”老人上车后,老人女儿不好意思地说。“您随时吧,回来前打电话,我们一定来人,您安心看病,我先去忙”,常宝晨如是说,骑上电动车一溜烟赶回核酸现场去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西马场北里社区里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今天的故事格外暖。
方庄街道
为快递小哥派送“双11暖心包裹”
本报讯 11月11日一早,方庄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带着N95口罩、方便面、饮品等防疫及基础物资来到方庄邮政支局,为快递小哥送上“暖心包裹”。
据了解,这是方庄街道办事处联合北京市南区邮政管理局、方庄医院一同组织了方庄邮政支局快递小哥的慰问活动。
“大家一定要用七步洗手法来洗手。”“口罩戴好后要沿着鼻子和脸部紧紧按压。”方庄医院志愿服务队的张莹为邮政快递小哥进行现场教学示范,普及安全防护知识。在教学现场后方,方便面、饮品、火腿肠等物资整齐地摆放着。物资和防疫知识共同组成了方庄街道为快递小哥所派送的“双11暖心包裹”。
方庄医院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告诉记者,面临疫情反复的严峻形式,希望通过防疫小课堂在“双11”这个业务高峰期为快递小哥及购买者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方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方庄街道持续落实好关于做好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他们派送更多的温暖。
宛平街道
“疫”线干部别样生日暖人心
本报讯 “本来今天想以战斗的姿态在岗位上过一个不一样的生日,还是被居民和同事们暖心的祝福弄得‘破防’了。”11月11日早晨,宛平街道沸城七里广场核酸检测点的负责人、沸城社区书记韩燕在忙碌中意外收到了许多生日祝福。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韩燕在“疫”线岗位上度过了这个特别又难忘的生日。
“知道今天是您的生日,这束鲜花是我的一点心意,感谢您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宛平街道办事处主任鲍永刚也为韩燕送上了一束鲜花。
奔波在抗疫一线的韩燕既惊喜又感动,这是她在社区岗位上度过的第22个生日。“韩书记,祝您生日快乐,希望您身体健康”,来做核酸的居民知道今天是韩燕的生日都纷纷送上生日祝福。
由于近期疫情多点散发,为进一步防范风险,11日宛平街道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新增多处核酸检测点位,为居民提供三天三检的核酸检测服务。作为沸城七里广场核酸检测点的负责人,韩燕前一天晚上就到达核酸检测点开始了准备工作,合理规划检测点排队线路、布置两米线、在居民群里发通知……
“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祝福!更要感谢居民朋友们的支持与配合,让此次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韩燕表示,现在她只想一心为辖区居民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她的第一个生日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尽快战胜疫情,早日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大家都可以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每一个生日。
一个小小的插曲过后,韩燕又回到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岗位。在宛平,像韩燕这样的一线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共同构筑起了守卫健康、护佑生命的坚固防线。
花乡街道
在防控一线彰显青春力量
本报讯 在新发地市场采购上货区,常常活跃着这样一个年轻的身影。有时,他会在卡口值守,查验来往人员情况;有时,他会在场内巡查,对商户检查督导;有时,他会协助环境消杀和核酸检测……他就是花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戢萌。作为新入职公务员,他以新人之姿展现决心和担当,以昂扬面貌贡献青春力量,在抗疫战场上快速成长。
采购上货区常有长途大货车司机和京内司机来来往往,该如何在保证防疫工作严格落实的基础上,考虑到司机们的需求和感受呢?戢萌主动请教老同事和网格长,和大家共同探讨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
在卡口处张贴最新要求和通知,沟通协调建立微信群,便于司机及时准确了解到各类防疫信息;建立24小时党员爱心服务站,提供应急食品、热水、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等便民物品;设立片区引导员,对大货车司机遇到的相关问题及时解答……随着一系列措施落细落实,网格内的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困难。有一次,戢萌和同事碰到了一对聋哑人兄妹,由于沟通不便,他们不理解、不配合管控措施。关键时刻,戢萌与同事坚决守住卡口,履行防控职责。通过文字沟通,兄妹俩的情绪终于平复下来,表示理解并愿意配合管控政策。
在网格内工作,夜以继日是常态,工作压力也可想而知。戢萌却说:“身为一名抗疫战场的‘新兵’,我更应该在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再苦再累也值了!未来,我也会坚定信念,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好干部!”
本报记者、通讯员联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