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10处活力中心“串联”南城品质地标

据丰台区发改委消息,为全面提升丰台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和城市魅力,丰台区将打造包括丽泽金融商务区、马家堡、方庄等在内的10处有品质、有人气、有主流业态、有“引爆点”的区域城市活力中心。今年将完成马家堡和方庄活力中心的一期建设,并启动丽泽金融商务区和槐新地区的设计规划和建设。作为首都南北均衡发展战略和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的“主战场”,丰台10个活力中心将借势点亮城南商圈,助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近日,马家堡活力中心一期建设已经启动,预计今年6月底完工,从脏乱差的北甲地综合市场,到推窗见绿的嘉囿公园,再到如今即将建起的活力中心,马家堡这个拥有70多个居民小区的“老城”在旱河两岸焕发出新的活力。

“丰”字结构为老城注入新活力

马家堡街道地处南三环、南四环之间,是北京市较早开展城乡综合整治的区域,时至今日,城市风貌过时、商业互动性差成为了现阶段马家堡活力中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旱河从西南到东北横亘在马家堡街道中部,将河南侧的马家堡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小剧场、嘉囿公园与河北侧的嘉园三里社区、嘉园三里公园割裂,难以相互通达,小剧场和嘉园三里公园建设年代久远,也难以满足现在的公共文化演出需求和市民休闲需求。”马家堡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尚志强补充道。

如何将较好的城市基底转化为生活改善优势?如何通过构建融合现有公园扩大影响力?如何做好城市更新多方共建的长效运营机制?如何从社区居民的角度构建更具品质的活力街区,打造区域独特亮点?

首先就是要借助城市微更新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活力中心一期建设完工后,新建的跨河人行桥将‘缝合’居民区与公园的割裂空间,为区域增加商业氛围、运动休闲空间。”尚志强说。

记者了解到,马家堡活力中心整体面积4.3万平方米,形成“一体两翼一轴”的空间结构。一体即以角门西地铁站、嘉园三里公园、嘉囿公园以及旱河构成休闲景观核心区,通过旱河向东联系即将点靓的凉水河,向西联系世界花卉大观园活力中心,是马家堡活力中心的主动脉;两翼即靠近三环的凯德MALL、马草河构成的休闲格局的北翼和南部靠近四环的城南商业集群构成的休闲格局南翼;一轴是指以马家堡西路为主干线的轴,将一体两翼贯穿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丰”字结构。

借势城市微更新 人兴业旺品质倍增

老剧场升级演艺剧院、老公园升级娱乐场地、政务服务中心升级阅读地标……随着马家堡活力中心一期工程的逐步推进,建设成果变为“写在马家堡老百姓脸上的喜悦”。

记者来到位于马家堡街道的嘉囿城市公园,正值晨练时间,抖空竹、打乒乓、唱京剧……公园里,歌声、舞声、欢笑声,声声悠扬。占地面积5.6公顷的嘉囿城市休闲公园为周边几个小区的居民实现“推窗见绿”的期盼,5分钟内见公园受众5万人,15分钟内见公园受众18万人。“现在小区里到广场锻炼的人不扎堆儿了,大家都来嘉囿公园了。这儿面积大,绿化好,既能散步又有运动设施,功能特齐全。”家住星河苑的魏珊说。

除了嘉园南路入口广场令人瞩目的活力灯海外,位于嘉园路与嘉园南街交汇处的马家堡小剧场的改造升级也吸引着周边百姓的目光。“十几年前有着茶色玻璃幕墙的小剧场可以说是咱们马家堡的文化地标建筑了,还特意带着相机来这里照过相,但现在看就略显陈旧和年代感了。”居民金中波说。

“我们将把小剧场打造成为现代简约的文化表演场所,拆除玻璃幕墙,进行整体翻新,底部采用定制的金属型材,上部设计为层叠的打孔铝板,整体简洁清新,与周边环境更协调,也更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活力中心设计单位华城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谷依霖介绍,“此外,小剧场内部设计偏向于Live House,不设固定座椅,可以灵活地根据演出形式调整布置舞台,外围空间引入小型演出场所、商业咖啡餐吧等多元业态。”

与此同时,马家堡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也将升级改造,将原先位于二层的图书馆整合到一层并引入书店,并在北侧与河道相连的外区域定制座椅供阅读者休憩,丰富区域商业形态,形成延展性更强的群众阅读空间。

“作为丰台区着力打造的10处活力中心之一,马家堡将依托现有资源,从社区居民的角度构建更具品质的社区生活,以激发居民多种活动意愿、释放区域内优势环境资源的活力、打造区域独特亮点,让区域环境更加生态宜居、富有活力。”马家堡党工委书记王涛说,未来马家堡活力中心不仅要吸引辖区百姓走出家门,还要让马家堡更有活力,吸引南城居民来这里打卡,并向往这里的生活。

来源 《丰台时报》

记者 林瑶 通讯员 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