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举办首场“丰台好人故事会”
你的点滴日常 像一道道温暖的光
“丰台好人”杨思雯正在分享自己的故事。原梓峰 摄
杨思雯 推荐书籍:《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是一本卢沟桥亲历者的回忆录,一部用笔墨展示的卢沟桥纪录片。作者刘青松,更亲自探访数十位战争老兵、数十位文物专家、建筑学家,收集素材与历史编纂成册,全书从不同角度展示出卢沟桥的美,见证了卢沟桥的历史。书中还精选了很多取景卢沟桥的经典摄影作品,让更多的人领略卢沟桥之美。
贾庆明 推荐书籍:《雷锋日记》 我们是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成长的一代人,雷锋精神时刻感染着我。在日常工作岗位上、平时生活中,我都是向雷锋同志学习、致敬,看到有需要帮助的邻居,就主动上前帮把手,出份力,我倒没觉得这个行为有多伟大,只是我平时该做的。我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帮助,在宛平街道新城社区生活让我感到很舒适、很踏实,我将继续发扬雷锋精神,为大家、为社区街道、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宋德海 推荐书籍:《人世间》 2022年一部电视剧在荧屏上热播,这部电视剧就是与原著同名的《人世间》。这是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一部真正反映百姓生活经历的好书。这部小说反映的是东北一名叫周志刚的老工人一家人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真实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王冬冬 推荐书籍:《宛平城下》 《宛平城下》这部以卢沟桥事变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一段凄美的战争与爱情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36年春,日本侵略军占领丰台后气焰嚣张,在宛平城外一带不断挑衅。守卫宛平城的热血军人谷少城,邂逅了美丽而又开朗的爱国女青年卢静姝,两人在抗击侵略的过程中感情也得到了升温。面对步步紧逼的侵华日军,爱一个人还是守一座城?最终,在爱情与家国面前,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本报讯 (通讯员 颜秀)“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2月24日,“丰台好人”上榜人物、应急救援工作者贾庆明在“丰台好人故事会”活动上领读了《雷锋日记》。记者从丰台区了解到,近日丰台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开展“花开盛世 丰宜福台—丰台好人故事会”系列活动,通过邀请“丰台好人”上榜人物分享自身经历故事、分享好书等方式,持续掀起致敬榜样、崇尚榜样、学习榜样的热潮。
24日下午,首场“花开盛世 丰宜福台—丰台好人故事会”在宛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30余位社区群众参与了活动。领读《雷锋日记》的贾庆明就是一位“丰台好人”代表,他作为专业救援人员,也是宛平街道新城社区的“全能贾师傅”,谁家安个灯、修个车、搬个东西,贾师傅都会搭把手。他还常年坚持为空巢老人代买日常用品,唠家常,是一名默默奉献的活雷锋。他把自己践行雷锋精神的经历与《雷锋日记》结合在一起与社区居民分享,并说道:“这本《雷锋日记》一直伴随我长大,雷锋精神也激励我不断前行。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正是雷锋的话语激励着我,每当街坊四邻谁家有困难的时候,社区建设有需要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帮一把。”
活动现场,还有宛平城东关社区工作者“百姓的贴心人”杨思雯、“热心公益”的晓月三里社区居民宋德海、守护宛平古城安全的王冬冬等“丰台好人”分享了他们的感人故事。同时,还结合宛平地区特色,与大家分享了《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宛平城下》等好书,用平实的语言,生动讲述了宛平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精神内涵。城北社区肖艳梅参加活动后感慨地说:“丰台好人选的就是咱老百姓的身边人,听他们分享着故事,让我感觉特别亲切,我以后也要多给街坊邻居帮忙,多为社区建设出力,只有人人争当好人,咱们的社区才能更整洁,咱们的生活才能更幸福。”
据了解,自2022年11月以来,丰台区目前已有贾庆明等156名“丰台好人”上榜。“‘丰台好人’是丰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正能量的创新举措。凡人微光,星火燎原,这些百姓身边的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创建办专职副主任刘屹介绍,为持续营造“学习榜样、崇尚榜样”的浓厚氛围,不断壮大“丰台好人”队伍,丰台区创新搭建“好人故事会”这一平台,在全区45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掀起讲述“丰台好人”故事的热潮,不断发掘身边的点滴善举。同时,丰台区还将组建“丰台好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为推动丰台加快实施“倍增追赶”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