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柠檬黄”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奥运会,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士气。为了当好东道主,向全世界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以文明乘车、文明赛场为切入口,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于是,由上千名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组成了文明乘车志愿服务队伍,就是我们“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20年来,我们这支队伍从公交、地铁发展到学校、公园、赛场和路口各类公共场所,我们还参与社区防疫防控值守和社区垃圾分类宣传。2019年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总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9年我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群众游行方阵;2021年我们又完成了建党百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保障任务。
2020年疫情突发时,在我家社区门口每天都能看到穿黄衣服的引导员,查验出入证、测量体温。我想,这些大哥大姐服务得真认真,每天还快快乐乐的,我和他们岁数差不多,腿脚还利落,我也要和这些大哥大姐一起服务社会。同年8月,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并在刘家窑路口服务。
自全市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以来,我们刘家窑路口成为全市“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北京电视台红绿灯栏目组先后3次到我们路口进行采访和报道。几年来,不论清晨还是傍晚,不论严寒还是酷暑,引导员在路口护送老人、残疾人和儿童过斑马线不计其数;引导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宣传遵守红绿灯信号标志,起到了“创城”主力军的作用。虽然班组成员在不断变化,但是守住路口的安全和文明,为行人撑起一把保护伞的初心不变。
说起路口服务,每位引导员都能讲出许多亲身经历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才避免了一起起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用我师父的话说:“尊重生命、敬重岗位,值一天岗,我就要守护从我这里通过的每位行人的安全!”
记得一天下午,我正在刘家窑路口西南角服务。“现在东西方向是红灯,请行人在此等候,骑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市民请您停在停车线后。”“司机师傅,请您慢行!斑马线上那两位行人请您加快脚步。”话音刚落,一位外卖小哥一边低头看手机,一边以20迈的速度由西向东骑行,而此时一辆西向南正常右转的公交车已经拐过了一半,眼看着一场人为事故就要发生。“车!车!前面有车,快停车!”我挥动着小红旗,急促而震耳的喊声惊住了公交车和外卖小哥,公交车和外卖小哥同时刹住了车,而两者的距离不足半米。外卖小哥被吓呆了,路口的行人也被惊住了,好险啊!一场突发险情又被我化解了,人们向我投来赞赏的眼神,外卖小哥颤巍巍地说:“多亏了您,不然我的小命要被搭进去了。”
经过这件事后,外卖小哥只要有空就会到我们路口来参加服务,他还发动他们班组成员来我们路口服务,路口处经常能够看到引导员带领外卖小哥宣传礼让斑马线的身影。每当我看到路口秩序井然,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经过路口的车辆在行经斑马线时都能提前减速或停车主动礼让行人;行人和非机动车都在安全线耐心地等候,人们的文明交通意识一天天地提高,就特有成就感。
“礼让斑马线”不仅仅是机动车应该礼让行人,行人也应遵守信号灯并快速通过斑马线,对礼让的司机予以回应。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中,让我们的斑马线变成礼貌线、文明线、安全线,让“礼让斑马线”成为文明出行的新常态。
(南苑公共文明引导员中队 刘乃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