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家堡街道西一社区增设老年餐桌,切实解决辖区老年人就餐难题。当天上午11点30分,在属地首开寸草养老院内,30余位老人坐在餐桌前准备就餐。糯米丸子、肉炒平菇、熬冬瓜、糙米饭……一道道营养均衡且适合老年人胃口的精美餐食逐一上桌。“自从在这就餐,不用大热天挤菜市场,也不用发愁每天做饭了,孩子在外面工作也放心了。”85岁的杨爷爷频频竖起大拇指。 

小饭桌拓展养老助餐平台 

据悉,西一社区1992年建成,其中将近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西里第一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平时入户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年人经常凑合着吃一口,甚至一天就吃一顿饭,剩下来的菜也是反复加热。不少老年人到社区反映诉求,希望能增设老年饭桌解决吃饭难的问题。”随着首开寸草春晖养老院的建成落地,成为西一的共建单位,双方就将开设老年餐桌这项工作提上了日程,“我们经常在养老院开展一系列的为老服务活动,不少老年人被这里的环境和服务吸引,于是我们就对这里的餐饮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行了实地考察,为辖区居民探探路,助推了老年餐桌的形成。” 

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西一社区联合首开寸草养老院,聚焦难题,倾听民意,秉承“惠民生、暖人心,让老年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幸福晚年生活”的理念,特增设老年餐桌服务。 

“我不会做饭,老伴儿过世后都是周围饭店凑合,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听说这里有个老年餐桌,我第一个就报名了,这是真正的老年餐,少油少盐少糖,软烂易嚼,营养均衡。”家住西一社区的杨爷爷是老年餐桌开业后的第一批食客,“三菜一汤还有粗粮,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口味,自从加入这里的小饭桌,体检指标都比以前健康,我还介绍了很多邻居一起来就餐。” 

一到中午饭点儿,老年餐桌就坐满了前来就餐的老人,点几道自己喜欢的菜品,围桌而坐,其乐融融。不仅可以堂食,还可以取餐带回家享用,便利的交通、干净整洁的环境、荤素搭配的饭菜、热情周到的服务,很多社区老人都成了老年餐桌的“常客”。 

每个月都能吃到亲手种的蔬菜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不少老人围在一排绿植柜旁,小心翼翼地摘除杂叶,查看温湿度和长势情况。“这是我们一周前栽种的枸杞菜,差不多再有一周就成熟了。”陈值人爷爷已经在首开寸草养老院入住8个月了,每天上午都会下楼悉心照料这些水培植物,“我以前就喜欢照顾花花草草,现在这面水培架上300多株植物都是我们这些在院老人照顾着,每个月都能吃到亲手种的蔬菜,胃口都跟着好起来了。” 

首开寸草马家堡养老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引进的“蔬菜疗法”,让老年人不用风吹日晒、猫腰低头,在屋里就能体验到种菜摘菜的丰收喜悦。“我们多选取生菜、小白菜、枸杞菜等成熟速度快、种植简单且适合老年人食用的蔬菜,由爷爷奶奶们亲自栽种照料,成熟采摘后,当天就做馅儿包馄饨当作加餐,老人们吃得开心,也有成就感。” 

据了解,马家堡首开寸草老年餐厅厨房员工全部都是经相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由专人为餐具、厨房消毒,每日给配送餐车消毒,并对每一餐取样留检。目前餐厅菜品的规格是三菜一汤,每餐20元。同时还会随时关注大家对口味、菜品的反馈,根据意见积极进行调整改良。比如根据时令节气搭配饭菜,夏天选择降火的苦瓜、春天就做新鲜的香椿、冬天将温补的羊肉萝卜入菜、秋天把丰富的瓜类端上餐桌……让老人吃得舒心、安心,也让在外工作的儿女不再挂心、忧心。 

小餐盘里装着大民生。西一社区将携同养老院,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对辖区、周边老年群体就餐意愿、就餐需求、困难类型进行全面了解摸排,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行动的宣传。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办好老年餐桌。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营养美味的老年餐,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我们将积极为辖区养老院解决实际问题,对接辖区医疗资源,为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提供更好的帮助。开展多种多样的共建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马家堡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同时,推进、规范老年餐桌建设,提升助餐配餐能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高质量的、丰富的幸福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