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新校徽、敲响开学钟声、分享开学蛋糕……8月31日上午,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的120名初一新生,在崭新的校址内迎来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是由北京十一学校与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办学的一所全新的初级中学。 

开学典礼上,以红、橙、黄、绿、蓝、紫为代表色的六大学习社区亮相,打造为每名学生赋能的成长生态圈。它们分别是语言、文学与表达学习社区;道德、人文与社会学习社区;数学学习社区;科学、技术与工程学习社区;体育、健康与生活技能学习社区;综合实践学习社区。学校邀请了各领域的杰出代表来到开学典礼的现场并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助力学生成长。 

现场还有升旗仪式、校级荣誉学生颁奖、抽取“开学使者”、吃蛋糕等环节,也将开学的仪式感拉满。 

据了解,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硬件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配有大型图书馆、报告厅、技术工坊、艺术馆、运动馆、项目学习中心和100余间专业学科教室,打造出了专为学习者提供的多元学习空间和校园文化生态。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已有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以及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多所名校的博士、硕士40余名,初步完成了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项目式学习引领,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实践性,办学理念先进,将成为因学习者而存在的一流的学习社区。

学校目前已初步完成了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项目式学习引领,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实践性。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的整个课程设置,延续了北京十一学校的优良传统,把整个学校分成了不同的学科教室,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够在专业学科教室里得到更好的学习。同时,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又对课程进行升级,把整个课程分成了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学生可以把学校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载体去进行项目式的学习,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 

同时,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110名学生返校,全体老师列队击掌欢迎学生,并在象征团结奋进的定制相框中留下新学年第一张照片。 

上午9点整,初二年级学生排成两队,奔跑着来到操场,在入门处,年级老师夹道击掌欢迎。随后,初一新生跑步进场,接受新学校的欢迎仪式,并在“欢迎来到丹若园”的相框内合影留下新学年第一张照片,学校的吉祥物朵朵和果果也加入其中,寓意大家将携手共同迈入新学年。 

记者了解到,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又被称作丹若园,丹若也就是石榴,每年开学季也是石榴成熟的季节,在学校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但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团结在一起,如同一个大家庭。石榴花色鲜红,果实亦是鲜红,寓意红红火火,也象征着能够在丹若园里学有所成。典礼上,初一、初二两位年级主任共同上台为初二年级学生代表颁发石榴徽章,初二年级学生代表接过徽章并为初一年级新生佩戴徽章。石榴徽章传递仪式象征教育的传承,代表学校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和关爱,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真谛,亦是学校对每位学子的郑重承诺。 

此外,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一年级9个班共375名新生也于开学季来到整洁如新的校园报到。在这里,他们将完成从幼儿到一名小学生的转变,开启新的成长之旅。 

“哇!这就是学校啊!太酷啦!”在学校门口,有的孩子兴奋地跑向热情洋溢的老师们。“我们开学啦”“快乐成长”“认真学习”“梦想启航”……各种卡通造型的可爱迎新牌分立学校大门通道两侧,教学楼入口处还专门用五颜六色的气球做了两个鲜艳的彩虹门。丰师附小校长李艳红带着老师们站在迎新牌前热情地跟孩子们打招呼:“瞧,我一眼就认出你啦!”“来,老师给拍张照片,笑得开心一点!”“哇塞,你们还是手牵手来的呢!”早上不到8点半,一年级的新同学就基本都入班了。 

在接下来的熟悉新环境环节,各个班的老师们更是宽严并济、循循善诱。丰师附小低年级教育教学主管曹静主任告诉记者,上午的半天时间,一年级老师们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高矮个儿给孩子们排座位,教给孩子们举手提问的姿势,练坐姿、站队姿,排放学的队伍,带孩子们认识校园,练习放学排队出校门,没有先后顺序要求,各班主任根据走廊空间和教学习惯灵活掌握。 

记者随机走进了几个班级,有的老师正在给同学们答疑:“万一跑丢了遇到坏人怎么办?”“咱们只要不跑出这个学校,在学校里遇到任何一个大人都可以问他一·六班在哪儿,他们一定会告诉大家的。” 

有的老师正在走廊里组织同学们按高矮个儿、分男生女生站成两排,给同学们排座位,有的老师在给孩子们排放学队伍,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在老师们的热情“招待”下,孩子们迅速有了对新集体的归属感。因为是新生第一天报到,孩子们只上半天学,中午放学回家的时候,记者在校门口看到了孩子们一张张神采奕奕的笑脸:“妈妈,我觉得我们老师挺好的,明天还可以来上学对吧!” 

新学年,新起点,新征程。丰台区各学校陆续迎来开学季,中小学生背起书包,走进校园,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与老师们共走教育强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