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丰富载体、整合资源,全面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群众文明素养,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添柴蓄力。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切实提高乡村两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宣讲形式,依托“小白桦”宣讲团,充分挖掘小人物、老故事,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感召身边人,并依托微信公众号,就乡村振兴政策、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宣讲,从“指尖”到“身边”与群众形成有机连接,让群众能够及时掌握政策的同时,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二是加强文明实践,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活力。强化志愿引领,通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树文明新风,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带动个人,带动家庭,带动全乡干部群众。今年以来,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组织全乡300余名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点亮微心愿”“孝老爱亲”、植树造林、清明祭扫、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等主题志愿活动140余场次。越来越多志愿者活跃在文明创建一线,大力倡导文明行为,鼓励群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让更多群众成为建设文明乡镇的倡导者、参与者、受益者。
三是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以“一约四会”为契机,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定期开展移风易俗综合治理,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奢靡之风,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形成节约光荣、铺张可耻的良好风尚,切实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把乡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让广大群众在丰富的“精神食粮”中乐享健康生活。
四是加强环境治理,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增添魅力。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干部、党员、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公路沿线、景区周边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紧盯道路垃圾、边沟垃圾等重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同时,及时调整垃圾清运路线,加大生活垃圾清运频次,防止出现无人清、无人运、无人管的“三无死角”和生活垃圾长期堆积现象,引导村民参与环境保护,培养绿色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