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怀柔区仲裁部门驱车50多公里,来到北部深山区长哨营满族乡某单位,开启“流动仲裁庭”,为单位和15名农民工审理调解了群体性劳动合同纠纷案,并当场出具了调解书。这是怀柔仲裁深入践行“枫桥经验”,落实“仲心护航2025”行动,打造“零距离”暖心仲裁的一次服务和重要实践。

据悉,该单位因资金断链,需进行生产结构改革裁撤部分岗位员工,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和赔偿问题方面产生分歧,部分员工申请了劳动仲裁。因申请人均为长哨营满族乡当地村民,为此区人社局主动服务,启动便捷“流动仲裁庭”,把劳动法规和仲裁服务送到申请人“家门口”,仲裁员采取“调解优先+柔性化解”策略对案件进行了审理,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出具了调解书。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仲裁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打造“五心三型”仲裁模式增强工作主动性,强化调解仲裁工作效能。此次流动仲裁庭启动,是怀柔仲裁“仲心护航2025”特色活动之一,下一步将继续以便捷、高效为原则,打通仲裁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