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平谷区一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绿水青山,把生态作为平谷最亮丽的底色。经过多年的“绿色发展”,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扎实的成效,更获得了国家的肯定,先后成功创建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平谷经验在全国示范推广。
这份荣誉,离不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问诊把脉、全程精准指导;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高站位谋篇布局,不断凝聚合力;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结果;是各职能部门忠于职守、担当作为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勠力同心、矢志奋斗的结果。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问诊把脉、全程精准指导。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部署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将指导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列入《中共北京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市创建进展。
发挥“传帮带”引领作用
搭建各区分享、交流创建经验平台。以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针对创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政策等问题,为拟申报区答疑解惑,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市生态环境局无私帮助,为我区更好地开展申报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我区创建有力的支撑保障。
坚持“细严实”工作作风
抓住关键环节。细致研究国家政策,紧盯重要节点,及时指导我区在规定的时间将各项材料提交到国家生态环境部,确保了创建成效。
在“严”字上下功夫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审核要求。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等文件要求,逐项审核我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准入条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等;印发实施《北京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构建创建示范区、“两山”基地的规范化流程,严格审核程序,使创建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在“实”字上下功夫
重视各项材料预审工作。组织专家认真细致预审我区包括生考核指标档案资料等300余份申报材料,确保创建材料应审必审,最大限度地预防材料不实、不全、不齐,为下一步通过国家审核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
区委区政府高站位谋篇布局,不断凝聚合力
成立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推进创建重大事项。李子腾副区长在国家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的示范区核查会和示范区规划评审会上就示范创建整体工作进行专题汇报。印发《平谷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全区27家成员单位、18个街乡镇各司其职,按照方案确定的五项主要任务,迅速推动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按照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鲜明导向,实施《北京市平谷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北京市平谷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紧抓住“高大尚”平谷建设高质量发展路径,全面提升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各职能部门忠于职守、担当作为
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全区各职能部门攻坚克难,以一股子韧劲、一股子干劲、一股子狠劲,担当作为,创新实施了一批生态制度,生态安全屏障愈加牢固,绿色生态经济显现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绿色底色更加浓厚。生态环境部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中设置的40项指标,我区涉及36项,2021年,35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一项指标虽无法精细测算结果,但我区持续推进相关改善工作。全区27家单位共提交2019-2021年相关佐证材料300余份。汇总编制规划研究报告、创建工作报告、创建技术报告等453页,全面深入地向专家组展示了我区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全区人民勠力同心、矢志奋斗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示范区,是我区各级党政机关,与全区人民双向奔赴的结果。创建为民、为民创建、创建惠民,以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不断增强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全区人民也在踊跃参与、带头示范、共同“发声”,主动向家人、亲属、朋友和同事宣传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不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等行为的重要意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使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远高于国家设置的目标值。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平谷区将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要契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敢担当上作表率,在善作为上动脑筋,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把平谷建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示范标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