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店镇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定位,经过一年来的摸索与实践,形成“大矩阵”“一张网”“新乐章”“正能量”的文明实践工作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全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整合资源,打造文明实践“大矩阵”

强化阵地建设。刘家店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5个,实现镇村两级组织全覆盖。每个所(站)均设有专门活动场所,标牌、组织框架、制作、宣传标语一应俱全。通过优化现有资源,将党群服务中心、职工之家、图书室(角)等服务群众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整合,提高阵地资源综合使用效率。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融合

统筹人员力量。镇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全镇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第一统筹人、第一宣讲员、第一志者”,发挥带动作用,形成“1+14+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体系,将镇机关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各村党员、老党员、老战士及在各领域德高望重、贡献突出、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各界人士集结起来,建立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

刘家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融通网络资源。依托67个微网格群建立“网上流动文明实践站”,镇包村干部、村干部、家庭医生、包片民警、志愿者全部入群;依托平谷融媒APP,15个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立网上平台,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功能,开展满足群众需求的各类活动16次、380余人次参与,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数智赋能。

网格员为独居老人送药

上下联动,绘就文明实践“一张网”

全面部署落实。制定《刘家店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落实方案》,将文明实践纳入其中,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指挥,各科室负责人和村书记为成员的指挥部,成立十个专项工作组,从制度层面对文明实践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把创城、文明实践与各项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导、同考核,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镇上下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健全工作机制。为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充分掌握各村、各科室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进度,建立月例会、月督查、年度考核等工作机制,督促各村、各科室把文明实践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落到具体工作中,并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效,提高各村及各科室间协调联动合力。

制定创城月考核办法

打造品牌,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

创新服务模式。从群众所在、所想、所盼出发,“三所所在”全面助推文明实践开花结果。先后开展文明养犬、“门前三包”、清洁美化家园等月主题活动200余次、施划停车位689个,清理垃圾2000余吨。结合镇域实际,科学谋划可选动作,开展诚信建设、社会化服务、电商培训等特色活动,全年累计参与1000余人次。聚焦大桃产业,举办蟠桃会、丫髻好物发布会,与东方甄选合作直播带货,创下7分钟销售仙桃10868箱的记录,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幸福感。

开展“我家春联我来写”家风春联促创城活动
丫髻好物发布会介绍文创好物以及丫髻山历史
举办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培训

深耕品牌建设。深挖丫髻山历史文化,编著《丫髻山历史文化课》《刘家店史话》等书籍,扩大影响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农”发展相结合,聚焦大桃产业,建立“一规四线五把金钥匙”诚信建设体系,截至目前共评选159名“诚信之星”、2个“诚信村”。全面提升全镇图书室、活动室、放映室、村级健身器材、篮球场等基础功能建设,组建村级太极、广场舞、花会等文化品牌队伍,让村民在农闲时节尽享文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丫髻山历史文化系列书籍
大力宣传诚信之星 体现诚信价值
联系爱心企业销售雹灾桃
丫髻山祈福文化节期间进行民俗表演

优化志愿服务。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志愿队伍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组建党员、青年、妇女等30支志愿服务队,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清扫、关爱老人、免费理发、景区引导等服务活动20余项,500余人次参与,发放创城画轴、宣传手册、倡议书、一封信累计3000余份。

开展环境清理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宣传

营造氛围,传播文明实践“正能量”

线下广泛宣传。升级“平谷榜样”宣传栏,邀请中国好人、诚信之星、诚信果农在全镇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宣讲,让身边的榜样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事迹激励更多的人融入其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利用宣传栏大力宣传平谷榜样

线上加强推广。以“丫髻賸境”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围绕文明实践相关内容,开设“网格每日一题”,丰富线上阵地建设。自开设以来,累计刊发疫情防控、生活服务、安全、市民教育等内容上百篇,营造网络文明实践“正能量”。

利用“丫髻賸境”微信公众号进行创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