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街道承平园社区下辖怡馨家园、渔阳花园、承平园等6个住宅小区,居民户2535户、常住人口6925人,商业街4条、商户312家。面对住宅构成复杂、商户门店多、出租房屋多的特点,社区以"环境攻坚战,滨河敢为先,一天一个样,一月焕新颜"为目标导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力打造美好家园。

组织动员,全员参与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六治融合”社会动员新路径,聚力环境整治行动。

党建引领驱动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群阵地@你”主题活动为抓手,组织退休党员、在职党员860余人,开展环境整治宣誓,认领网格33个,参与环境治理活动50次。

居民自治主动治理。织密社区网格,“三员”环境治理责任清单延伸到居民楼门户,营造“四自”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下交群评”前置机制,劝阻居民乱堆放、乱停车、私拉飞线500多起。

物业企业能动治理。“三委”联合办公,整治环境点位60多个,解决渔阳西巷、怡馨南巷交通拥堵问题;僵尸车变共享单车210辆,乱停车得到有效治理。开展为小广告找家行动,设置楼门信息岛,择优在网格群推送广告信息,楼道小广告明显减少。

志愿服务机动治理。社区“美承”志愿服务队,10支小分队,参与服务活动近1000人次,成为环境整治的主要生力军。

街区商圈互动治理。成立商圈自管会,建立了商圈党支部,党员商户挂牌亮身份,推动落实门前三包、垃圾分类责任。开展自查互查,自整互整,共清理商户玻璃贴字230余处,乱拉乱挂20余处,违规牌匾10处,违规停放自行车476辆。

区域党建联动治理。区体育局、政协机关、党史办等6个单位,30多名机关干部参加环境整治5次;10名顺丰、韵达快递小哥参与社区环境整治6次;区纪委2个支部、区医院1个支部40多人参与社区环境整治3次。

问题导向,重拳出击

以环境卫生整治为出发点,集中整治步行街脏乱差。

门前三包常巡查。向商户发倡议书,讲解门前三包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要求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每天清扫门前垃圾,劝导顾客摆放好自行车200多次。

垃圾收运提效率。处理步行街商户乱扔垃圾,垃圾桶乱放问题。协调环卫集团增加收运频次,协商一致定时定点投运。

视觉环境促提升。清理商户一店多牌,清除玻璃、外墙乱贴乱画、小广告,重新粉刷步行街地标景观,粉刷墙面500余平方米;门脸房张贴铝塑板25处,脏污地面铺设地板革遮盖,美观大方,整洁干净。

停车乱象有缓解。治理乱停车,重新施划路面标识,安排人员进行流动劝导、摆放,新设置提示牌4处。

常态整改全覆盖。发挥微网格作用,街面公示网格责任,一网多能,服务外包、社工包街、网格员包户加大环境整治宣传、引导,对问题点位立行立改,确保小问题不过时、大问题不过夜,整改问题点位50多处。

完善机制,长效管控

联查联动机制。建立居委会、物业、业委会每日联查联动机制,将每日集中检查整改与自查自改相结合,始终保持整治状态。

轮值机制。建立社区在册党员、在职党员、居民代表、联建支部、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每日轮值参与环境整治机制,每日不少于5人到小区捡拾白色垃圾、宠物粪便等。

曝光机制。建立每日网格群,曝光环境整治发现的不文明问题,提醒居民自清的同时,培养居民养成不乱堆乱放、文明养犬等习惯。

文明积分机制。建立党员参与环境整治积分公示制度,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示范引导;建立《快递小哥文明积分制度》,增强新就业群体参与环境整治动力。

网格机制。制定了5项网格制度,完善网格管理要求,明确责任义务,进一步规范了商圈网格管理。

温度治理,利民惠民

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将综合整治与为民服务有机结合,全力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步行街商户脚垫损破,社区主动为其修补、换新脚垫。残疾人商户玻璃贴字被清除后,为方便商户宣传,帮其配置易拉宝。问计于民,对步行街垃圾清运问题进行研判,经与商户、物业、环卫多次协商后达成协议,垃圾清运频率从每天一次增加到每天四次。

“自己家园自己爱、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管、自己家园自己护”,社区处处呈现着共治共享,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经过楼前屋后疏整拆、大街小巷文明劝、环境卫生集中治,社区的各个角落切实实现了一天一个样,一月焕新颜。

下一步,承平园社区将继续聚焦环境提升,围绕街道“1+3+N”工作思路,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全力推进环境精细化治理,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高大尚平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