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组织形式和渠道,马昌营镇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契机,各村(社区)实现常态化群众议事机制,凝聚治理共识,促进和谐乡镇,消除矛盾纠纷,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完成了基层治理从“替群众做主”到“请群众做主”的角色转变。
协商议事“好点子”助力基层解民忧
马昌营镇积极推行“有事好商量,遇事要商量”的模式,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在“议事厅”协商解决有关全国文明镇创建、文明养犬、自行车停放、路灯破损、垃圾分类、红白喜事、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整治、接诉即办等问题。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集中民意民智,凝聚合力,在群众中找出好点子、好办法,引导群众在村(居)事务中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指导者,形成党建引领、村(社区)主导、村(居)民自治、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携手架起“连心桥”造就幸福好生活
“以前,这条路特别窄,一到下雨天还有很多泥。现在路变宽了,路边绿油油的树木生机勃勃,环境也更整洁了,看着心情就舒畅,我们倍感幸福。”毛官营村民张大妈连连称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任何需求、困难,都可以通过议事厅反映,村干部就会及时帮大家解决困难,我们大伙儿也可以在这里拉拉家常,邻里间也更亲近了。”
马昌营镇对基层治理中需要协调解决的“大事”“小事”、涉及民生福祉的“实事”进行共商共议,借助“议事厅”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群众家门口汇聚起强有力的说事解题力量,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原来我们楼有的居民把自行车停放在楼道里就是怕被雨淋,现在有专门的自行车棚了,终于不用担心有自行车堵在门口了。”紫贵佳苑社区居民李大姐说道,“感谢社区给咱们建好了自行车棚,真是好事,支持,点赞!”
下一步,马昌营镇将继续紧扣民生实事,深挖“议事厅”集民智、解民忧功能,全力发动多元化主体参与,推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升辖区群众归属感、幸福感和凝聚力,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