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走进核桃洼村,村民们挥汗如雨,在道路两旁进行护墙修建与道路硬化工作,现场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据悉,此次工程属于核桃洼村村民自建项目,也是核桃洼村助力和美乡村的重要实践。

村民如火如荼开展建设

(一)党政带头明方向,人民工程为人民

核桃洼村位于海拔 700 米的半山腰,道路坡度较大,雨雪天发生交通事故风险较高;同时有些路段仍是土路,路面坑洼,到雨天泥泞不堪,影响村民出行。今年年初发生的车辆侧翻事故虽有惊无险,却使村民们认识到有必要修建护墙、进行道路硬化工作以保障行车安全。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十字街改造”的成功案例在前,核桃洼村党支部决定借鉴镇内的成功案例,在本村也开展一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村两委班子当即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集大家对村内道路硬化工作意见。最终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的一致同意下,核桃洼村党支部决定利用村集体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对村内陡坡路段进行护墙修建与道路硬化并由村民承担此次建设项目。

村民大会现场

(二)支部规划谋方法,科学统筹保安全

本次项目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借鉴上营村“十字街改造提升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经验,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到建成维护,全程由村民共同参与。

在项目启动前,核桃洼村两委班子组织了大会,向参与施工的村民详细介绍了安全注意事项、施工要点,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以确保各环节有序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党支部书记负责统筹全局,两委干部处理具体事项、现场监督及后勤保障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以及村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为应对高温天气,还提供了雪糕、西瓜、矿泉水等防暑降温物品,让村民在炎热的环境下也能保持清爽,实现劳逸结合。

村民们领取雪糕、矿泉水

(三)发动群众讲策略,小资金实现大作为

“这些工程要是请施工方进行修筑,不可能如此省钱。”书记助理杨福保说。用较小的成本实现村内陡坡道路护墙修建与道路硬化工作,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开支,事半功倍。

“村里的路,几乎全村的人都参与修了!”谈起这个项目,村民杨术民竖起了大拇指:“我们通过这个项目,在村里就能挣钱。” 核桃洼村老龄化严重,村民大多在60多岁以上,处于退休年龄,但许多低龄老人仍有能力参加劳动,这次村民自建的项目给了他们发光发热的机遇,每个人都干劲十足。“项目建设过程中,村集体充分发动群众,就地组织全村尚有劳动能力的常住人口参与工程建设,保障了项目实施进度。”核桃洼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涛说。

村书记助理杨福保在进行砌砖作业

村民在修建挡墙

每位参与工程的村民,根据其对应的工种与干活的时间,都能拿到相应的工资,一人一天少则160余元,多则300余元。每人工资每天由村会计记账,并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保证公开透明。由村民自己修建,既鼓了村民的腰包,又保证了村民的出行安全,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村民们在浇筑水泥

(四)村民协作讲团结,助力乡村和谐发展

村民自建工程是提升基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探索,极大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在施工过程中,村民们团结协作,共同为村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提升了村民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这个过程也为村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大家借此机会分享生活趣事,加深了邻里感情。整个修建过程充满了浓厚的邻里情谊。一段道路的施工完成后,村民们共同庆祝、分享喜悦,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这些建设工程不仅有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还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施工现场其乐融融的画面

目前,核桃洼村的护墙修建与道路硬化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展望未来,核桃洼村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文明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村民协力 共筑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