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熊儿寨乡组织开展“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乡党委书记李晓军、组织委员何永亮、全体“千人百村”大学生参加。

走访调研了解发展实况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4支队伍先后到花峪GUCA GUKA成长营地、东沟村“骑乐无穷”越野摩托营地、北土门村红谷·冀东抗战党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调研,实地查看各村集体脱薄项目发展运营情况,与村书记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以脱薄项目推动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径,推动打造一条具有山乡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躬身体验感受村耕乐趣

调研队深入熊儿寨乡魏家湾村试验田开展“村耕”特色实践活动。魏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详细讲解“农科糯336”种植时间、方法、条件等内容,带领大学生体验掰玉米、剥玉米等过程,全面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拉近大学生与农民的距离,增强了他们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情感认同。

座谈交流展现实践风采

座谈会上,4支实践队伍围绕近期实践情况、工作亮点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汇报。实践队伍依托北土门村红色资源,建立微信小程序等,实现线上VR浏览、学习、体验,吸引广大消费者来乡旅游;开设“文创+特产”线上商城,实现全乡旅游项目私人订制、套餐营销,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共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统筹乡域特色美食资源,以桃木熏鸽为宣传爆点,设计独具特色“桃木熏鸽+麻核桃”精品礼盒,并以直播、视频号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熊儿寨乡党委书记李晓军强调:做好服务保障,科学设置课程。要落实好每周召开座谈交流会的工作机制,关心关爱大学生身心健康,及时了解生活需求并开展对应的服务。要结合乡域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更具乡村风采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熊儿寨、品味熊儿寨、爱上熊儿寨、融入熊儿寨、回忆熊儿寨。发挥专业优势,形成精品成果。各实践队伍要全面了解乡域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等,北京林业大学要以“科技小院”“博士农场”为阵地,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创新思路;中国传媒大学要依托北土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旅融合新高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出青春力量。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各实践队成员要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发扬南岔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农业学大寨精神,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认真完成实践任务和学校学业,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