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是首都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的历史时期,平谷人民紧跟党的步伐,为推动首都发展、追求幸福生活接续奋斗。革命时期,平谷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应有贡献,“铁北寨、铜南山,打不垮的鱼子山”流传至今。建设时期,平谷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战天斗地、自力更生、大干苦干,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平谷人民“龙马精神奔小康”,自信自强、敢为人先、积极进取,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经过不断淬炼,平谷人民以自信自强、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大步走进新时代。

▲8月19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平谷区专场。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平谷区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

介绍平谷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谷区坚持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奔跑,实现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平谷区坚持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不负高大尚平谷梦想,开辟了高大尚平谷建设新赛道,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战略定位清晰

努力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代表北京做好答卷,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

功能定位清晰

坚定不移建设高大尚平谷,农业中关村顶天立地,主动扛起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与使命,打造具有全国引领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都物流高地吞天吐地,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筋络;世界休闲谷欢天喜地,拥抱新消费新生活,着力建设与繁荣繁华首都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和美乡村,成为市民乡村休闲品质生活的向往之地。

区域定位清晰

坚持生态立区毫不动摇,坚决守好首都东部绿色生态屏障,打造首都发展安全的战略腹地。

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平谷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又稳发展态势,连续两年GDP增速领跑全市,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固投增速等重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市第1,农业总产值跃居全市第1;今年上半年,GDP增速6.2%,居生态涵养区第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高大尚平谷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更加突出服务首都发展,更加突出改革创新,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的平谷答卷。

做好首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绿色转型的平谷答卷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绿色发展底色更靓。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持续推进“一微克”攻坚,开展“净轮行动”,PM2.5持续稳定达标,空气质量日趋改善。加强水环境治理,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清管行动”,努力做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河道,不让一滴出水不达标,不让一处水体变坏”,6个国考和市考断面水质持续达标,东店国考断面进入全国前30名,8个河湖获评“北京市优美河湖”称号。抓好土壤安全和改良,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断提升。随着平谷生态越来越好,桃花水母、震旦鸦雀、白尾海雕、青头潜鸭、大小天鹅、银鸥等珍稀动物纷纷现身。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绿色发展指标持续领跑。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51.3%,分别比2021年增长23.5个、23.3个百分点。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区县级碳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万元GDP能耗下降率居全市第1。绿色发展特色更鲜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成百万亩造林近6万亩,森林健康经营抚育19万亩,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创造新消费场景,促进“农旅”“文旅”“体旅”“康旅”“商旅”“林旅”等多旅融合发展。

做好服务首都发展安全

的平谷答卷

在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的战略决策部署,平谷区主动扛起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使命任务,在全国率先开展试点探索,打造具有隔离功能的旅游居住设施,“平时”用作城市近郊旅游居住,热热闹闹满足市民多元化旅居需求;“急时”稳稳当当转为应急隔离观察场所、人员安置场所和应急物资储备场所。打造“吃、住、行、医、集中承载”五大应用场景。比如,围绕“吃”,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厂、藏粮于库、藏粮于链”“五藏战略”,未来具备全市三分之一农副产品保供能力。比如,围绕“住”,打造全国第一个“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南山村,建成的全国首家“平急两用”酒店——万达锦华酒店。比如,围绕“集中承载”,打造“平急两用”乡村振兴金海湖核心区,使其成为强大承载力的应急安全服务保障地,实现从隔离人到隔离机构的功能提升。平谷区通过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丰富休闲经济发展内涵,遇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可立即转为应急场所,扩展建筑功能外延,打造成为首都发展安全的战略腹地。

做好助力北京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建设的平谷答卷

平谷区主动扛起农业领域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任务,锚定打造全国农业中心目标,高举农业中关村大旗,推动建设“六个一”:建设一个农业科技联合攻关的主战场,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上联合攻关,把农业中关村建成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主战场。现已落地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道地药材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即将启动建设。创建一批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转化基地,引育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育一批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注重转化应用的创新研究院、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一批产业联盟。集成示范一批科技农业的应用场景,比如打造华北地区在建的面积最大的高效智能温室集群,占地815亩,走一圈有三公里多,总投资约13亿元,交叉融合了多种学科、多种技术、多种工程,建成后一年四季生产,不受气候环境影响,不再靠天吃饭。引育一批创新创业的市场主体,比如,博士农场,目标是打造成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平台、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舞台、未来农业企业家成长的摇篮。已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3个,汇聚13位院士、411位博士等一批农业创新人才,建成117个博士农场。建设一个国内外农业合作交流的平台,2023年11月,在平谷成功举办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平谷共识》,累计观看量突破4000万人次,成为与“世界粮食论坛”“非洲绿色革命论坛”齐名的全球三大农业盛会之一。今后每年平谷还将举办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营造一个农业创新创业的大生态环境,创新成果不断呈现,峪口禽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的SNP芯片推动家禽育种迈向精准化;2023年高产蛋鸡和白羽肉鸡首次远销国外。

做好服务首都现代化产业

体系建设的平谷答卷

平谷区紧抓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契机,发挥三省交界、四方通衢的区位交通优势,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首都物流高地,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筋络。首都物流高地设定2035年4000万吨的货运量标准,占到全市1/6左右。规划高标库560万平方米,是北京市现有高标库面积的一倍(全市高标库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平谷目前已开工287万平方米。吸引了普洛斯、京东集团、贝莱特、菜鸟、正创等世界级物流头部企业入驻。其中,东久新宜集团建设百万规模、百亿投资全球最大的单体物流项目,号称“双百”工程。目前,平谷的物流设施在全市一家独大,京平物流枢纽已在全市物流园区当中举足轻重。

在推进物流高地建设中,平谷区尊重市场规律,注重改革创新,探索了规划创新、用地期限创新、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创新、大地块创新、人防工程创新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大地块创新,东久新宜物流谷项目原规划土地出让率仅有61.29%,经大地块整合后,土地出让率达到74.88%,提升了近14个百分点,可出让物流用地增加了101.84亩,土地收益增加约3.36亿元,市政道路规划为内部路由企业自主建设后,减少了政府投资预算7415万元,“一增一减”实现总体增收约4.1亿元。

下一步,平谷区将打造物流大生态,强化围墙外功能供给,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推进“321”战略。“3”是逐步开通3个班列,第一个是中欧班列,7月起,每月4列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行;第二个是城市班列,开通山东青岛港、浙江宁波港、福州马尾港、重庆沙坪坝无水港等全国各大农副产品主要货源地到平谷的列车;第三个是市内班列,在市内布局面向消费者的分拨点,与京平物流枢纽之间开通物流班车。“2”是场站建设的无人化、物流园区库区的无人化。“1”是政府营商环境最优化,重点抓好H型铁路的扩能工程。

做好服务首都市民乡村休闲

品质生活的平谷答卷

我们坚信有好风景的地方,一定有新经济,有资源的地方,一定有新经济,有文化的地方,一定有新经济。平谷区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丰富文化资源,发挥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世界休闲谷。形成“一湖两河一带多沟多点”发展布局,谋划金海湖核心区资源开发,规划建设20个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打造18个乡镇街道文旅IP,擦亮“桃醉平谷”品牌,把平谷打造成无烟休闲工场和市民乡村休闲品质生活的向往之地。比如,南山村毗邻金海湖、盘山等风景区,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打造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形象地称为“横过来的五星级乡村休闲度假酒店”,规划建设68套精品民宿,10套公共服务设施,预计今年底全部建设完工,可提供350个房间。改造后的房间充满时代气息,风格各异,既有江南徽派、也有北方传统,既有欧式、也有日式,一房一设计,一院一主题。

平谷区把体育运动和民宿经营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支撑住宿经济,通过住宿来保障活动。打造平谷体育休闲集聚区,举办了首届中国北京金海湖帆船赛等大型品牌赛事活动8项,带动路跑、越野、自行车、水上运动等4大类40项体育项目。比如,金海湖帆船赛事现有北京国际帆船赛、中国北京金海湖帆船赛、北京大学生帆船赛等赛事,每年近万人参与体验。同时,发展夜间体育运动和体育新消费,举办“消夏市集”“操场电影”等活动和亲子游戏,培养全民体育运动热情。

做好服务国际一流和谐宜居

之都建设的平谷答卷

平谷区紧扣“七有”“五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多措并举助力就业创业。在全市率先创新出台青年就业创业措施20条,承诺每一位回乡大学生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生一册”跟踪帮扶高校毕业生,开展困难人员“一对一”全程援助服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高峰”引领,引进农业中关村学校,推进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试点。打造教育“高原”,深化“集团化”“学区制”改革,加大与育英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力度,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开办近光讲堂,翟志刚、邓亚萍、董宇辉等25位各领域知名人士面向平谷青少年讲述奋斗历程,种下理想的种子。建设平安平谷。开展社会面清朗整治行动,2023年发案率同比下降68%;建设阳光学校,49名教师教辅人员、公安、法官和检察官守护21名问题少年健康成长,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教育引导,得到最高检、教育部等多部委和社会公众认可。开展乡村互助养老。打造在家在线、村为基础、乡镇支撑的多层次基本互助养老体系,建设互助养老服务队伍,做到顿顿有热饭,生病有家医,临终有陪伴,让老人感受到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情。构建“微网格”治理底座。将全区18个镇街320个村和社区划分为3170个微网格,政法干警、家医团队入网驻格,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在网格内解决,成为了老百姓爱不释手的线上之家。深化“接诉即办”。坚持接诉即办服务人民本源,完善“上交”“下交群评”机制,万人诉求比持续降低,让首都这条热线真正成为改革线、为民线、连心线,全面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平谷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建设高大尚平谷的具体举措,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让首都因平谷而更美好,让首都因平谷而更安全,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