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街道辖区面积为3.3平方千米,存在地少人多的现状,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和嵌入式服务发展步伐,梳理了20余处14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办公楼,并针对3万份调查问卷反映强烈、突出的文化活动场所少、缺乏养老中心、便民服务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打造五角星城市更新项目,补齐服务短板。

 

      金谷东园社区紫贵庄园小区作为“五角星”起源之点,以滨河街道“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资本运作、变废为宝、为民所用”工作思路,创新“一核两翼四区”服务布局,构建“多位一体”助老体系,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更有特色、更加便利的微服务,打造平谷区首个“嵌入式”服务综合体,补齐社区服务短板。

党群中心为核

精准“嵌入服务”受力点

金谷东园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立足社区人口比例、资产资源现状、现有业态分布等实际情况,对辖区内2009年建造的紫贵庄园小区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的帮助下,及时将原属开发商闲置未能充分利用的小区北门南侧50米处一层平房和500余平方米半地下空间进行改造,打造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精准聚焦辖区居民“一老一小”的文体和生活需求,建全为民服务阵地。

智慧网格为翼

找准“居民服务”发力点

强化“智慧”之翼:依托滨河街道智能APP平台和智慧东园“数治”双系统,收集分析居民需求,彰显智慧助力新动能,延伸微网格治理触角,创新社区可操作性“嵌入式”服务的融合。强化“网格”之翼:深挖社区“网格化”管理,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多点”式服务,不断整合各网格内共建单位和服务商户的服务资源,助力专业性“嵌入式”设施服务的提升。

盘活闲置四区

校准“微光成炬”新模式

量体裁衣优化服务。在紫贵庄园北门西侧空地增建200平米休闲场地,设置休闲桌椅、服务台等设施,补足活动场地,每个月集中组织引入小美发、小零售、小修补、小医疗、小棋牌、小活动等惠民服务,将辖区门外的资源请进门内,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金角银边满足需求。盘活金谷东园15号楼西侧平房30平方米闲置资源,引进优秀企业:北京阅谷浮生休闲文化有限公司,通过“微利可持续”服务模式,建立“嵌入式”服务小站。

见缝插针务实基础。在原有共享小站的基础上,增设共享轮椅、拐杖、车衣、小推车等居民常用的工具,满足居民和特殊群体多样化需求。

多元参与畅通无阻。探索“物业+社会化运营”融治理图片工作机制,着眼于小区停车管理秩序,通过“三有”议事,进行意见征集,实现小区90余户业主享受“一位可求、一路无忧、一步到位”的智能停车服务。

强化资源整合

构建“多位一体”新体系

金谷东园社区在地上部分建设成为“养老驿站+康养中心”的助老服务场所,切实将凝聚民生增福祉,养老助餐解民忧思想落到实处。同时,引进北京和特康餐饮公司进驻党群服务中心,开办养老助餐点,通过“让、补、送”的机制(企业让、政府补、上门送)构建“养老助餐+送餐上门+保洁干洗”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织密、织牢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网络。从2023年10月26日重阳节正式启用至今,60岁以上老人每顿午餐仅需12元钱,60岁以下居民仅需15元,餐食为三菜二主食一粥/汤,目前有100余名60岁以上老人就餐,获得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滨河街道始终将居民的“关键小事”作为“民生大事”,从小处着眼,在实上着力,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更有特色、更加便利的微服务,实现“小而精,精而美,美而为民所用”嵌入服务初衷。

下一步,滨河街道将继续不断用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提升治理能力,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得到实惠。嵌入服务,连接民心,让普惠的优质服务“嵌”入老百姓的心坎里,让群众享受更多、更强地“家门口”“楼底下”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