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2025年4月24日,由北京农投联合能源基金会主办的“乡村绿色低碳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市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新闻发布厅举行。
会议以“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活力”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VEP)机制与乡村绿色转型,分享了平谷区大华山镇“桃花坞”示范项目的典型案例,展开了关于乡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思考与交流研讨。
政企联动 共绘VEP实践蓝图
大华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长胜在会上介绍了大华山镇的绿色低碳发展优势与合作愿景,对大华山镇丰富的生态资源与农业基础进行了介绍,展示了大华山镇在发展低碳能源、绿色文旅和碳汇交易方面的先天条件和对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大华山镇选择以梯子峪桃花坞为核心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各方携手,共谋“两山理论”在首都乡村的生动实践。
专家建言 赋能生态价值转化
与会专家与企业家纷纷为大华山镇VEP项目献策。能源研究会专家建议,可借鉴“密云北庄观鸟小镇”经验,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农户低碳行为评估体系,将分散的生态资源整合为可交易的碳资产,破解农村能源项目融资难题;能源基金会提出,桃花坞项目应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形成“技术研发—本地示范—全国输出”的链条。首都创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苏朝晖表示,首创集团将发挥市场化机制和资金优势,支持桃花坞项目做大做强。农业农村部、北京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政府部门则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VEP)、绿色金融赋能等议题等角度切入展开研讨。北京市环保局原局长史捍民在会上对桃花坞片区项目给予高度肯定。他提到,农村能源革命不仅是技术变革,还能带来盈利模式;同时,生态产品价值若能充分挖掘,也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农业农村部代表强调,需抓住“人、产、品牌”三大要素,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深度转化。
迈向零碳乡村 打造首都样板
会议达成共识,桃花坞片区将瞄准“零碳乡村”目标,打造“零碳能源生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文旅”综合示范区,实现“发电自给、污染零排、资源循环”;推动“政银担企投”多方协同投入模式,探索绿色信贷、储能共享、林碳交易等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引入新质低碳技术,推动能源转型基础设施落地。政企村协同,合力打造桃花坞片区绿色零碳村落集群。
下一步,大华山镇将与北京农投、能源基金会等合作单位紧密协同,加速推进桃花坞片区规划实施,力争形成“生态价值转化—绿色产业升级—区域共同富裕”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协同推进贡献“华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