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在五里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成果宣传展示开放日活动期间,“文明寄追思 新风润清明”文化市集活动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广场举行,吸引辖区百余名居民踊跃参与。
活动借助文艺演出、民俗体验、诗词互动等多元形式,传承清明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扫新风,深切缅怀革命英烈。这场文化市集不仅让千年民俗重新焕发生机,更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为春日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深远的文化底色。
近年来,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探索“坨里+”模式,深度激活党建引擎,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迈上新台阶,构建起基层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新格局。
“坨里+党建”
筑牢文明实践根基
为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五里坨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党员干部亮身份、当先锋,组建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山村开展政策宣讲、扶贫帮困、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街道红纽扣军嫂志愿服务队依托“坨里+”平台,定期组织文明实践活动。党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惠民政策传递到群众家门口;化身环境守护者,带头开展卫生清洁行动,改善社区面貌。这些行动不仅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距离,更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为文明实践工作筑牢根基。
“坨里+平台”
创新文明实践载体
为提升文明实践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线上开设政策解读、志愿服务、活动报名等多个功能板块,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获取服务信息,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线下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图书分馆等资源,打造多个文明实践阵地,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体验。居民提出诉求,社区及时派单,相关单位和志愿服务队接单后迅速响应,开展针对性服务。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脱节的问题,让文明实践活动更贴近群众生活,真正做到为民服务“零距离”。
“坨里+活动”
丰富文明实践内涵
街道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依托“坨里+”模式,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民俗文化节、文艺汇演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道德模范、北京榜样、身边好人等推荐宣传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组织技能培训、科普讲座等活动,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在各社区举办的“坨里文化节”上,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舞蹈、歌曲、小品等节目精彩纷呈,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增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收获知识、享受乐趣,营造出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如今,“坨里+”模式已成为推动党建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在党建引擎的驱动下,五里坨街道的文明实践工作亮点纷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未来,五里坨街道将继续深化“坨里+”模式,持续激活党建引擎,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注入新活力,书写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