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区人力社保局仲裁院以数字赋能“智慧仲裁”建设,打造了“仲裁案件实时追踪定位系统”,让仲裁案件有了“数字身份证”。自系统上线以来,仲裁案卷查询效率大幅提升,案卷调取时间减少90%。
在传统仲裁过程中,案卷受理、立案、送达等环节往往面临案卷实时位置难以查询等难题。区人力社保局仲裁院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设计、打造了“仲裁案件实时追踪定位系统”,并于今年2月投用,有助于仲裁员迅速掌握案件情况,大幅提升了案件处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为仲裁案件单独制作专属“数字身份证”的界面。
工作人员根据案卷数量可选择单独制作或批量制作“案件号专属条形码”,打印条形码后将其附在案卷末页。案件获得专属的“数字身份证”后,工作人员在进行打印文书、电话通知、邮递寄达等工作时,仅需扫描条形码,系统将自动记录案卷处理时间、责任人员姓名、案卷位置等关键信息,将案卷办理进度更新至系统,供仲裁员实时查询。
工作人员扫描条形码,将案卷办理进度更新至系统。
据了解,仲裁院每处理一个案件平均要调出案卷3次以上,“仲裁案件实时追踪定位系统”上线后,大幅缩短了工作人员查阅、记录案卷相关信息的时间,构建了全链条可追溯的案件管理体系。
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可快速查询案卷信息。
“以前需要手动录入案卷序号、入库时间等信息,案卷进度也只能通过仲裁员之间互相询问得知,现在通过扫描条码即可知道案卷位置,查询案卷时间明显缩短了,确实方便了不少。”立案调解庭仲裁员邓晓磊表示。
下一步,区人力社保局仲裁院还将继续优化“仲裁案件实时追踪定位系统”,探索“智慧仲裁”建设新路径,将数字化、信息化与仲裁工作深入结合,提升仲裁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牢牢守护辖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