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安全事关千家万户。顺义区把食品药品抽检监测作为年度重要民生实事,全力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截至目前,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已完成对肉蛋奶、进口食品、冷链食品等33大类食品7541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9.22%;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355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9.72%。

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封存抽检样本。

区市场监管局结合群众日常消费习惯和特点,聚焦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等高风险食品检验项目,统筹制定2024年食品药品抽检监测计划。

“我们对辖区商超、餐厅、养老机构、食品零售和农贸市场、药店、诊所等场所,学校及周边等区域进行重点监测,精准摸排区域内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区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安全协调科负责人汪思涛介绍。同时,区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公布抽检情况,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区计量和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处理食品样本。

区市场监管局将儿童化妆品、进口化妆品、使用新原料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问题较多的品种等风险程度高、抽检合格率低和群众关注度高的产品作为重点抽检样本;医疗器械方面则重点抽检医院、区所使用的器械和经营企业销售的产品。

区计量和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副主任杨洪波说:“抽检的目的是将风险预警前移,在抽检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帮助监管部门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监管效率和力度。”

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处方药品。

针对抽检不合格的样品,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及时开展核查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做好涉案食品药品追溯、线索通报、产品下架召回等工作,及时控制食药安全风险,有效发挥抽检监测“防火墙”作用,让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汪思涛介绍:“我们将排查到的不合格问题和原因,通过技术帮扶会、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对相关企业实施帮扶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助力辖区食品药品企业高质量发展。”

区计量和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鉴别中药饮片。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食品药品领域非现场监管模式,通过规范执法检查、强化帮扶指导、开展抽检监测和诉求问题数据分析等多个举措,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增强经营主体守法合规意识。”汪思涛表示,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聚焦民生关切,不断升级全过程监管方式和手段,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