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区委社会工作部获悉,第十三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近日举行,发布了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顺义区3个案例入选。

案例入选。

荣誉证书

本次案例征集活动历经初审、复审、现场答辩等评审环节,最终评选出54个优秀案例以及70个入围案例。顺义区光明街道办事处、义祥社会工作事务所联合申报的《“红色力量”共创绿色家园——环境守护队助力餐饮街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案例》入选优秀案例,全市仅5个优秀案例;《幸福楼门——光明街道深化社区楼门长队伍建设案例》《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机构、人才、事业“三位一体”党建共建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入选入围案例,全市仅8个入围案例。

“红色力量”共创绿色家园

环境守护队助力餐饮街社区

共建共治共享案例

光明街道“红色力量”环境守护队。(资料图)

光明街道绿港家园社区毗邻商业街,面对噪音大、停车难等问题,社区于2017年成立“红色力量”环境守护队,开展共创绿色家园行动。

队伍通过探索“党员+团员”和“1个网格员+1个门店+1个监督员”等模式,多方联动做好“门前三包”管理,让社区治理从“自治”转变为党建引领下的“共治”。

“红色力量”环境守护队荣获“优秀环保公益组织”荣誉称号。

在社区治理实践过程中,“红色力量”环境守护队逐步走向成熟,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与服务群众能力。凭借出色表现,队伍先后获得“优秀环保公益组织”“社区级优秀河长”等荣誉称号,积极引领辖区更多党员群众投身社区治理事业。

幸福楼门

光明街道深化社区楼门长队伍建设案例

裕龙六区楼门长标识。

楼门是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楼门长则是打通“服务最后一米”的关键力量。2023年11月,光明街道全面启动“幸福楼门”提升工程,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楼门治理深度延伸。

街道以系统化、结构化、标准化为建设基准,在各社区大力培育健全楼门长队伍,完善楼门治理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与小网格全覆盖工作,充分发挥楼门自治功能。

楼门长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常识。

队伍成立以来,青年参与比例持续攀升,服务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楼门长典型人物以及可借鉴的楼门长队伍建设经验不断涌现。

党建引领

社会工作机构、人才、事业“三位一体”

党建共建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义祥社会工作事务所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服务范围包含精准救助、助残服务、公益慈善和助力社区治理等。

幸福石园“益起来”公益联盟。

事务所将党建引领机构发展和人才成长、提高专业服务效能紧密结合,创新“三位一体”党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以“红色”为旗帜,强化党建引领,以“爱心”为基础,健全“乐居、乐助、乐学、乐成、乐活、乐享”人才服务模式,实现政治引领性强、团队稳定性好、人员专业性优、公益情怀高。深耕专业,践行社会治理使命,以“五社联动”融合发展为抓手,探索基层党建共建新模式。

多年来,事务所承接多个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成效。在石园街道支持下,事务所组建“益起来”联盟,广泛动员了医疗、养老、文化、金融、法律、便民服务等多个行业社会企业投身于公益服务。七年来,开展大型活动百余场,参与企业累计超过500家次,服务居民1.5万人次。

下一步,区委社会工作部将借助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开展社会服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形成合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