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彩镇南彩村,三面崭新的文化墙悄然点亮了村庄角落。这些文化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着村子里的新变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近年来,南彩镇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培育文明乡风、弘扬时代新风、凝聚乡村力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南彩村文化墙。
走进南彩村,干净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轮胎改造的花盆里,花朵开得正艳。村民王玉艳说:“我们村的环境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新绘制的文化墙,给村子增色不少。”
旧轮胎改造的花盆。
村民说的文化墙,正是南彩村志愿服务蓬勃开展的集中体现。村里的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发动社团同学,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设计创作;80岁的村民侯殿臣发挥书法特长,为村规民约题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化墙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生动展示了基层治理的新成效,更浸润着村民的心。
袁立新(左二)和“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上门陪老人唠家常。
“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看望老人。
南彩村党支部书记袁立新介绍:“我们村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村庄治理中,像文化墙绘制等大事小情,都有他们的身影。”如今,“巾帼志愿服务队”由15人发展至65人,还衍生出64人组成的“街巷小管家”队伍。村内身边榜样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人人做志愿的向上向善好风气愈发巩固。
围绕街坊路改造,南彩村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志愿者参与入户宣传动员、协助清理堆放杂物等,带动了130余户村民主动腾退公共空间3万余平方米。村里还完成7处便民停车场改造,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
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力量让村庄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从“站着看”转变为“跟着干”。村内崇尚好人、争做好事的氛围愈加浓厚。
村民兑换生活物品。
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秉持着自愿付出的初心,南彩村也以独特的方式与志愿者双向奔赴。今年1月,志愿“益”家服务站的积分超市开业,村民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即可兑换生活用品,村民参与热情倍增,营造了“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的好风气氛围。
南彩镇党委宣传委员王硕表示:“近几年,南彩镇聚焦‘好风气’建设,坚持‘重点精耕培育’‘全域系统提升’双向发力,深入培育向上向善的‘好风气’。在风气建设的引领下,逐步形成南彩村志愿服务凝聚‘好风气’、水屯村家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河北村民俗特色志愿服务和常态化典型选树等优秀做法。同时,通过党委统筹—部门履责—村居落实的工作机制,让营造‘好风气’工作在镇域落实落细,文明新风日渐充盈,一幅崇德向善的新画卷在南彩镇徐徐展开。”
从“短期见效”到“长期巩固”,从“局部示范”到“全域共建”,南彩镇建立健全线索挖掘发现机制,挖掘范围从助人为乐向遵规守约延伸,好人好事频频涌现,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南彩镇还将继续推动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好风气”,凝聚乡村治理新力量,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