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出现高温天气。顺义区建筑工地纷纷推出科学防暑妙招,通过错峰施工、物资保障、应急防护等贴心举措,为一线工人筑起“清凉防线”,全力保障工程进度和工人健康。

巧调工时:避开烈日“烤”验

建筑工人正在进行室外作业。

9时许,记者来到中建八局星悦时光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各司其职,正有序忙碌着。钢筋工顾家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告诉记者,“现在早上6点就开工了,趁着凉快,干活能舒服些。”随着温度逐渐上升,工地的广播响起休息提示,工人们陆续放下工具,准备前往阴凉处休息。

项目部向工人发放防暑降温物品。

为应对持续高温,项目部科学调整户外作业时间,将施工安排在6时至10时、15时至19时,避开高温时段作业。项目总工程师孙贺介绍:“通过动态调整施工计划,不仅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大幅降低中暑风险,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类似的“时间战术”在全区各建筑工地得到广泛应用。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标准化厂房项目(二期)、顺义住总青年ONE项目等建筑工地,还引入了天气预报联动机制。项目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序,做到“抢早、抓晚、歇中间”,让工人在舒适的环境中高效工作。

防暑“套餐”:从舌尖到身边的清凉

建筑工人在休息间隙及时补水。

工地特设“能量补给站”。

走进幸福西街棚改安置房项目施工现场,处处都能感受到对工人的关怀。工地特设的“能量补给站”里,绿豆汤、凉茶在保温桶中冒着沁人的凉意,切开的西瓜鲜红多汁,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整齐摆放,工人可以随时取用。

洒水车不间断进行洒水作业。

水雾喷淋系统在工地四周全天候运行。

水雾喷淋系统在工地四周全天候运行,细密的水雾随风飘散,既有效抑制了扬尘,又为燥热的工地带来阵阵清凉。职工宿舍内,崭新的空调送来徐徐凉风。生活区内安排专人巡检,确保水电设施安全运行。

双保险:安全防暑两手抓

高温天气不仅考验着工人的身体,也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隐患。顺义各工地严阵以待,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各建筑工地按标准配置了灭火器。

消防安全方面,各建筑工地按标准配置了灭火器,项目部还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确保工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反应、正确处置。各工地定期开展中暑急救知识培训,安全员随身携带应急物品盒,时刻守护工人安全。

工地开展中暑急救知识培训。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施工现场的检查频次和力度,督促各工程参建单位严格执行高温预警响应机制,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全力做好高温预防工作,保安全、保进度。”区住建委安全质量监督站副站长舒学儒表示。

从一碗解暑的绿豆汤到一间凉爽的空调房,从灵活调整的作业时间到专业贴心的全方位保障,顺义区的“防暑组合拳”让工人们在炎炎酷暑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也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