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运河,沿着这条黄金水路,一路走来,经过那些历史长河中兴衰治乱的朝代更替与变换、文明深潜处生生不息的发展与赓续,以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车轮下跌宕起伏的隐没与重生,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蓝图擘画在通州的土地上,就像大运河的水逶迤而去一样自然,又像运河岸边的绿意与万紫千红一样充满春天的气息。副中心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展更富有合理性,使之更能为人所用,更有利于民生的改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现代文明的重大标志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应有的担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蓬勃生机植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在历史的交汇处,扬帆起航,一年一个节点、一步一个脚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展示全方位的示范影响力,谱写新的运河之歌。歌中所传颂的,不仅是副中心的故事,也是新理念的故事,更是中国故事……

最鲜明特色

绿色是城市副中心的鲜明底色,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全面展现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实施路径和推进模式,是城市副中心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同时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国际社会推进绿色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自“十三五”以来,城市副中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魅力新城”“老城双修”“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扎实推进城市生命线的绿色化改造,PM2.5累计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的绿色化拓展,森林覆盖率达到34%,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全面夯实城乡建设的绿色化提升,建成健康绿道300余公里,绿色出行比例达74.2%,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化转型,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资源加速集聚,绿色市场稳步扩容。广泛传播绿色文明理念,创办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绿色低碳节约简约成为百姓生活新风尚。

未来,城市副中心将牢牢把握绿色发展的鲜明特色,全面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强化生态、能源、文化三大重点支撑,加快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将城市副中心打造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样板,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区、绿色技术示范应用创新区。

力争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绿色产业规模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优势得到有力彰显。展望2035年,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和谐交融,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态品质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全面建成和谐、宜居、美丽的绿色发展高地。

正如启动建设之初,城市副中心就规划的“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那样,绿心公园作为其中的“一心”,正使城市副中心成长于一片“绿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