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家明,男,1964年9月生,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人民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助理。赖家明20多年如一日奋斗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一线,他积极组建并领导“呵护未来”志愿服务队,旨在守护孩子们的纯真与希望。同时,他成立“赖老师工作室”,为孩子们提供法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治意识。赖家明曾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其家庭曾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始于爱当起迷途孩子的“引路人”
2000年,检察院审理了一起案件,涉及一名16岁学生因伤害他人而被关押在看守所。当这位少年的母亲前来探视时,母子二人在铁栅栏前紧紧相拥,泪流满面,却默默无言。这一幕深深触动了赖家明,激发了他走进学校为孩子们传授法治知识的决心。
赖家明认为,法治课堂虽重要,但其影响短暂且有限。他坚信,只有持续不懈地跟踪帮扶,才能真正解开孩子们心底的困惑。因此,他萌生了组建志愿服务队的念头。2004年,赖家明成功发起并成立了全市首个专注于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志愿服务组织。他积极筹措资金,动员亲朋好友加入,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带领志愿服务队,这一坚持便是20年。
在2012年,赖家明注意到了一位命运多舛的女孩。她出生后便被遗弃,养父在她6岁时离世,奶奶在她12岁时因摔断腿而丧失劳动能力,女孩因此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赖家明积极为她争取资源,市、县检察院为她提供了生活费,并进行了持续的跟踪帮扶。当女孩因身世受到歧视而考虑辍学时,赖家明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她用知识改变命运。女孩感激地说:“赖老师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视自己为检察官的‘女儿’。”
在赖家明和团队的帮助下,这位女孩以超过一本线6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心仪的大学。在感谢信中,她写道:“我将铭记这份关怀与温暖,长大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源于梦勇于探索肩负使命不停歇
胡金林28岁入党,29岁担任寺后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后来村里建起石料厂,他又担任石料厂厂长。靠着开山采石,他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富裕日子,然而,这种“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却也让原本葱翠的大山变得满目疮痍。
“炮声一响,尘土飞扬”,这曾是寺后坡村的真实写照。长期的开采让村民们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胡金林对此看在眼里,痛在心上。2008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当地痛定思痛,决定封山禁采。已经61岁的胡金林第一个报名植树修山。
山体陡峭,机械设备上不去、站不稳,胡金林就带领村民们靠肩扛背驮,把树苗一棵棵运上山,用钢钎、铁锤、镢头凿石开穴,凿出的石头垒成鱼鳞坑,最后再运土填坑栽树。经过不懈的努力,矿山终于重新披上了绿衣。胡金林又当起义务护林员,他说:“这些树来之不易,咱咋能不守护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