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老人是应该的,婆婆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正是需要我照顾的时候,赡养老人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日前,家住延庆区四海镇楼梁村的薛凤英成为北京市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在公婆心中,这位身残心孝的好儿媳更似“亲闺女”,她的事迹也同样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年44岁的薛凤英因先天小儿麻痹症,导致右手终身残疾。虽然身有残疾,但自从和丈夫结婚以来,薛凤英便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操持家务的同时,尽心尽力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
走进薛凤英家,重新翻盖的房子充满了温馨。薛凤英正在给82岁的婆婆洗脸。由于老人腿脚不便,为让老人少走一段路,薛凤英便从卫生间用脸盆接来热水,放在婆婆面前,轻轻为老人擦拭脸庞和双手。洗完脸后,薛凤英又拿来梳子,帮老人梳理头发。洗漱完后,薛凤英又赶忙来到卫生间,把老人换下来的衣服洗净晾好。婆婆的贴身衣物她总是用手洗,就怕洗衣机洗得不干净,老人穿着不舒服。帮婆婆收拾妥当后,已经将近10点,薛凤英又来到厨房,开始张罗中午的饭菜……
平日里,丈夫外出打工,儿子也在外工作,家里只剩下薛凤英和婆婆二人。怕婆婆无聊,忙完家务的薛凤英总会抽出一些时间陪着婆婆看看电视,唠唠家常,尽量让老人过得舒心。
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处理的,而薛凤英却将这种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好。
2012年,公公患上轻微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开始衰退。2015年,公公突发小脑萎缩住进医院,在薛凤英的精心护理下,公公康复出院,但全身瘫痪不能下地。为了让丈夫在外安心忙工作,薛凤英便承担起照顾公公的重担。她坚持每天按时伺候公公吃药,翻身擦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在别人看来很容易的事情,右手残疾的她,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公公自患病以后,话多唠叨,脾气也大,但她从不计较这些,一心一意伺候老人,直到2019年公公因肾衰竭离开人世。
公公去世后,婆婆的身体也每况愈下。2020年,婆婆突然出现浑身麻木的症状,康复出院后仍需要长期服药。2021年7月,婆婆在锻炼身体时,又不小心造成手臂骨折,幸亏薛凤英送医及时。之后,她怕婆婆再次受伤,就不让婆婆再做任何家务活,把全部心思投入到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之中,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地陪伴锻炼、洗衣做饭、端水喂药。她孝老敬亲的事迹也获得了左邻右舍的称赞,在楼梁村提起薛凤英大家都要夸上几句。
“薛凤英本身就有先天残疾,却一直任劳任怨照顾公公、婆婆,身体力行传承孝老敬老的优良美德,她的这种行为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楼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淑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