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8时,我市正式进入主汛期。为筑牢安全防线,区城市管理委立足防汛、抢险、救灾,统筹推进防汛备汛各项工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隐患排查、提升应急能力等系统性举措,织密城市防汛安全网,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构建高效协同的防汛体系,我区建立城市管理分指联调机制,整合供电、燃气、道路养护等21支专业抢险队伍共计800余人(其中城区排涝及道路抢修人员100人),储备抢险车辆及大型机械24台、抽水泵46台、发电设备27台、防汛沙袋1.4万条、砂石料28方等各类防汛抢险物资,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响应”的防汛抢险力量。

保障排水设施畅通是防汛工作的关键环节,区城市管理委自春季启动“清管行动”专项治理,每日组织30名作业人员、7辆专业车辆,对管养范围内1.2万余套雨水箅子和160公里雨水管开展全覆盖清理养护,目前已累计完成1.1万余套雨水箅子清掏、130公里管道疏通清洗,清掏沉积物234立方米,更新治理病害井盖110余套。同时,聚焦重点区域开展易积水点位改造,通过修筑防汛坝墙、增设雨水引流设施,有效实现雨水快速汇入市政管网,确保汛期城区雨水管线排水顺畅。此外,区城市管理委协调属地,推动整改树线、弃线、棚线等供电“三线”矛盾。城管执法部门对重要防汛区域开展巡查检查,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避免向雨水收集口、雨水管道乱倒污水、垃圾等行为,清理乱堆物料,从源头减少管道堵塞隐患。

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坚持科学规划与精细管理并重,针对湖南路口、湖北东路、六中路口等12处易积水点位量身定制“一点一策”方案,通过增设临时导流标识、部署专人值守等措施,确保突发强降雨时车辆行人通行安全。同时,强化应急抢险机械设备储备维护,对现有48台抢险车辆及大型机械、9台水泵、4台发电机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修护,确保正常运行。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企业加强山区、河道沿线设备巡检,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全力保障汛期能源供应安全可靠。

“汛前全面排查设施隐患;主汛期启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汛体系,确保汛期市政道路平稳运行;汛后及时修复排查问题。”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主任姜才辰表示,“同时,我们持续关注气象变化,动态优化应急预案,加强24小时应急值守,以严密措施打好防汛主动仗,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