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政协“京华议事厅”活动在延庆区医院举行。区政协委员、区相关职能部门、医疗专家、患者代表、行风监督员及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等40余人通过实地调研和专题协商相结合模式,探讨我区医疗技术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延庆区医院肩负着全区百姓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救治的重任,特别是延庆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在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服务范围辐射至河北怀来、赤城等周边区域。
活动中,参会人员走进区医院急救技能展示教室、外科技能训练室、综合技能训练室,了解医护人员培训带教、模拟救治等方面工作。通过实地参观,大家对区医院在医疗流程的严谨性、医疗技术提升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随后召开的协商议事会上,各方聚焦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围绕医疗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北医三院聘任专家李志强在协商议事会上分享融合发展成效与建议。他说,自两院深度融合以来,依托北医三院优质资源平台,延庆区医院超声科青年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不断完善,众多年轻医生经北医三院系统规培后回归,带动科室诊疗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基于此,延庆区首个超声介入诊室顺利开设,一系列新技术相继落地应用,有效缓解患者赴市区就医压力,切实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他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构建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立专家定期坐诊制度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持续增强延庆区疑难病症的综合诊治能力,推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实现新突破。”
作为行风监督员,王书娟在协商议事会上分享监督观察与建议。她认为,医疗服务质量与医德医风建设是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王书娟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医院环境精细化管理,营造舒适就医环境。完善医护人员服务标准体系,规范第三方人员从业行为。同时要加强学科建设,立足群众就医需求,增强学科发展全面性。”
区政协委员李张则聚焦青少年健康给出建议。他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关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健康问题。医院与教育部门要加强协作,通过进校开展健康科普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方式,提升青少年健康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针对运动损伤救治需求,要构建快速响应机制,打通运动伤病绿色诊疗通道,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
围绕区域医疗长远发展,区政协委员赵凤龙认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影响力提升是推动区域医疗服务升级的关键。他说:“要前瞻性规划医疗人才招聘计划,科学设置招聘名额,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增强对优秀医疗人才的吸引力。同时,深化医院与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依托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医疗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逐步扩大地区医疗机构的行业影响力,为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推动医疗技术赋能、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此次“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活动,各方代表结合专业视角与实践经验,提出系列针对性建议,为区域医疗发展提供多元视角。接下来,区政协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组织政协委员、职能部门、医疗专家等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医疗技术赋能过程中的堵点难点。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引育、服务优化等重点问题,持续搭建多方对话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同时,加强对协商成果的跟踪督办,推动相关建议落地见效,助力延庆区在深化医疗技术改革创新、打造优质医疗服务体系过程中,不断破解发展瓶颈,切实将协商议政成果转化为增进群众健康福祉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