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香营乡瓜果飘香,2000余亩杏林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走进新庄堡村,金黄的山黄杏、红艳艳的红荷包杏压弯了枝头,翠绿的叶子映衬着饱满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鲜食杏基地,这里的杏子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更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今年的杏子长得不错。”果农宋新利一边熟练地采摘,一边笑着介绍。他种植杏树已有30多年,见证了新庄堡杏产业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的全过程。“现在偏头、山黄都熟了。今年产量能有80万斤左右,不少老顾客都已经预订了。”

新庄堡村的杏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这里产出的杏子肉厚汁多、酸甜适口。2020年,“新庄堡香白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以果肉黄白、纤维细腻、汁甜如蜜的特点,成为北京市场上极具辨识度的优质农产品。

鲜食杏品种丰富,根据成熟时间可分为早、中、晚熟三类。6月中旬,骆驼黄、红荷包、串铃等早熟品种率先上市;6月下旬至7月初,偏头、山黄杏、银杏、北安河、青密沙等中熟品种接棒;7月初到8月初,串红、苹果白、尖嘴红、密陀螺等晚熟品种压轴登场,游客在整个夏季都能品尝到新鲜的杏子。

“我们通过与林果研究所合作,不断优化品种,提高果品质量。”香营乡副乡长陈世亮说,“目前我们正在将杏产业向乡村旅游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延伸,推动杏产业与文旅融合,逐步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让‘小杏果’发挥大作用。”

杏产业的兴旺,吸引了外来游客到田间地头品尝美味。漫步在杏林中,游客们或踮起脚采摘高处的果子,或捧着刚摘的杏子拍照留念,欢声笑语回荡在果园里。这个夏天,不妨来香营乡的千亩杏林走一走,亲手摘一颗新鲜的杏子,感受乡村振兴的甜蜜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