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近日,四海镇践行“两山”理念二十周年暨2025年花海山谷旅游季启动仪式在黑汉岭村文化广场举行。本届旅游季以“赏花避暑·疗愈身心”为主题,推出系列文旅体验线路与生态产品,发布游客碳汇积分“护照”,并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四海镇地处北京中轴线以北,森林覆盖率达83.07%,夏季平均气温较市区低8℃,获评全国十大“乡村避暑消夏好去处”。多年来,四海镇坚守生态涵养乡镇功能定位,牢记“延庆是属于未来的”嘱托,深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四季花海这一知名大地景观,今年特邀北京农学院进行高标准设计,花海景观全面提质升级,串红、油葵、百日草等花卉依山绽放。旅游季期间,除徒步赏花、骑行观景、写生摄影等项目外,全新高空动力伞滑翔体验成为亮点,游客借此可俯瞰花海全景。

启动仪式上,四海镇发布8大文旅体验线路,包括浪漫赏花、消夏避暑、网红打卡、疗愈康养、生态研学、乡村文化、长城非遗、碳汇积分之旅;同时推出高山胎菊、乐得天然泉水、凰礼现泡茶等8种生态产品,方便游客全方位体验登长城、游花海、逛夜市、住民宿的乐趣,感受九眼楼长城魅力与民俗文化乡愁。

作为生态涵养乡镇,四海镇持续升级生态文明积分体系。继1月推广“生态积分存折”、3月推出全市首个覆盖村民与企业的双主体生态积分制、6月启动村干部生态绩效考核后,此次旅游季发布游客碳汇积分“护照”,形成村、企、民、游多主体生态积分体系。8月15日至12月31日,游客在九眼楼长城、看山咖啡等“六大低碳体验场景”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并打卡可累积积分,打卡满两处可在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激活“护照”,凭“护照”可在镇域“九大消费场景”消费。这种多主体互动模式,既促进生态保护与绿色理念落地,又通过农文旅融合搭建新消费场景,助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启动仪式上,四海镇同步挂牌乡村振兴工作站、规划设计师室、青创团队基地,为柔性引才、本土育才搭建平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8所首都高校通过乡村振兴工作站进驻,组建“科创中国·京韵乡村科技服务团”,将对接7个村,助力高质量绿色发展。

四海镇副镇长王静表示:“四海镇立足生态涵养功能定位,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生态本底优势,用改革创新思维推广和拓展生态文明积分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造红色长城文旅带和消夏避暑目的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出全域旅游示范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自然资源部测绘院院长燕琴,民盟中央生态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强海洋,副区长闫海英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