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更净、天更蓝,正成为延庆居民最直观的感受。近日,记者从区城市管理委获悉,延庆区二季度的市级尘土残存量检测均值为5.90克/平方米,低于标准值26.25%。这背后,是我区在道路尘土管控上持续发力的结果。

近期,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辆辆标有“北京城管环境检测”字样的白色检测车穿梭于延庆的大街小巷。这些“道路医生”正通过科技手段,为城市道路进行体检——采用干式吸尘器对路面尘土进行采样称重,以“克”为单位精准测量道路尘土残存量。

“就像给人体做体检一样,我们通过科学检测为每一条道路建立健康档案。”区城市管理委城乡环境管理中心副主任孙建业介绍,检测车会在选定路段进行5次采样,通过专业设备分析尘土残存量,形成精准的检测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道路当下的“健康状况”,更为后续的精细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我区已将检测范围由城区126条主次干道延伸至80条重点乡镇道路,并建立“检测—整改—复测”的闭环管理机制,由区城市管理委协调公路分局、属地乡镇对不达标路段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及时销号。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累计检测道路422条次,城区道路检测均值较第一季度下降1.18克/平方米,实现城区超标路段动态清零目标;乡镇道路尘残检测均值8.73克/平方米,符合乡镇道路尘土残存量检测标准。

检测出不合格的路段如何处理?我区推行“机械联合作业+人工精细保洁”模式,让道路清洁度持续在线。在具体作业中,环卫系统充分发挥清扫车、洗地车、深度清洁车“三车协同”优势,打出一套全路幅清洁组合拳:“冲、扫、洗、收”组合式减尘工艺与深度清洁循环作业双管齐下,实现主辅路、人行道全方位深度清洁。

为了让清洁效果不打折扣,我区还将市级道路尘土检测结果纳入环卫一体化考评体系,通过“专人抽查+日常巡查”结合的方式,各环境科室协同发力,进一步提升清扫保洁作业质量,确保环境卫生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道路洁净度持续达标。

道路扬尘如何从源头遏制?我区把准建筑垃圾运输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建立“七部门联动”监管机制,为运输车辆“改头换面”,从源头上切断扬尘污染。区城市管理委牵头,联合延庆公安分局交通支队、区生态环境局等7个部门组成“除尘突击队”,对辖区内建筑垃圾运输实施全天候、无死角管控。执法人员创新采用“日间巡查+夜间突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瞄准车辆带泥上路、密闭不严等易引发扬尘的突出问题,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据统计,今年第二季度累计开展联合执法20次、查处带泥上路、车身不洁、遗撒泄露等违规行为10起,并召开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行业例会3次,约谈存在违法违规问题企业17家。通过多措并举,建筑垃圾运输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道路扬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我们用‘以克论净’的较真劲儿,把每一条道路的‘健康账’算清楚,再通过人机协同、源头管控的组合拳,让洁净成为延庆道路的常态。未来,我们会继续把精细化治理做深做实,让生态之城的‘面子’更靓、‘里子’更实。”孙建业说。如今,洁净的道路正持续为区域空气质量“加分”,也为市民的宜居生活“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