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与科技同行”为主题的第四十三届延庆区学生科技节在区第四中学正式启动。科技节自2025年10月起至2026年10月结束,持续一年。期间,我区各个学校将开展市级22项竞赛、区级四季特色活动,包括航空季、科创季、种植季、天文季。

启动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代表——区第二中学与西屯中心小学先后发言,分享学校在科技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做法。随后,与会领导为第四十三届延庆区科技节“科技小达人”、优秀科技干部及教师代表,以及科技教育先进学校颁发荣誉证书,以此表彰先进典型,激发师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长马扬还专程为区第二小学赠送科技图书,为孩子们搭建起获取科学知识的新桥梁。

启动仪式结束后,一系列创意十足的科技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植保无人机携环保布艺花瓣与泡泡凌空飞舞,上演“珍珠花雨”;身披舞狮服饰的机器狗随音乐变换动作与队形,演绎“狮舞盛世”;300架无人机编队升空,次第呈现科技节主题等字样,赢得全场喝彩。

随后,交流展示、无人机竞赛、科学家进校园三大板块活动同步开展。在交流展示区,学校与企业围绕无人机、人工智能两大主题设置多个展位,各类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学生们有序参观体验,近距离触摸科技前沿;无人机竞赛现场,来自35所学校的270名学生同台竞技,在折纸飞机、无人机障碍赛、无人机足球等9个竞赛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在实践中提升科技应用能力。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老教协的8位科学家分别走进延庆区8所中小学,开展科普宣讲活动,用生动的讲解将科学知识送到学生身边。

“这次科技节有好多展品,其中,飞行模拟器让我印象最深刻,它能模拟飞行员在飞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特别有趣。我长大想学习飞机内部构造,让飞机更好地服务生活、为大家提供便利。”区第二小学学生赵俊泽分享着自己的体验与梦想。

近年来,区教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为核心理念,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科技活动提质、师生科学素养提升三大重点,统筹推进科技教育工作落地见效,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夯实基础教育根基。

据统计,过去五年,我区共组织120余项市区级科技竞赛,吸引1400余校次、6万余人次师生参与,4.5万余人次斩获各级奖项。通过科普表演、3D电影、DIY制作等形式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惠及1.6万人次学生。同时挖掘60门优质科普课程,打造13所市级、10所区级科技示范校,西屯中心小学更成功获评北京市科技金鹏团,形成“校校有特色,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氛围。

通过“培训+研讨+实践”三维赋能,累计开展科学素养提升、竞赛赛前指导、科技社团建设等专题培训60余场,覆盖教师3000余人次。组织科技教育发展研讨、教师基本功竞赛等交流活动16场,320余人次教师参与其中,教师专业能力显著提升。

未来,我区将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聚合”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脱颖计划”;依托区域生物多样性、无人机、现代农业等资源优势,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强化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创建科学教育实验校,打造无人机低空技术产业科普创新等特色品牌;同时深化与市区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协同创新,培养出更多具备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