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技术企业正忙着冲刺四季度产能目标;办税服务厅里“非接触式”办理率持续保持高位;政务服务窗口的“五星”金牌服务团队高效处理着企业落地诉求……从税务服务的精准滴灌到跨部门的协同发力,延庆区以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7小时加急办结的不仅是股权变更业务,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机遇。”回想起今年3月的经历,北京中关村延庆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有旺仍难掩感慨。当时企业需在3月31日前完成股权变更以推进园区低效地块盘活及地方债券申请,延庆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得知需求后,立即组建由业务骨干组成的专项团队,连夜梳理外籍个人股权交易涉及的个税、印花税核算要点,协调市监部门实现公司章程数据实时共享,最终延时服务至深夜12时完成全部流程。

这一案例正是延庆税务服务转型的缩影。2025年作为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开局之年,区税务局深化办税服务厅职能改革,建立“潮汐窗口+科所联动”快速反应机制,在“导税分流、提前预审”基础上新增容缺办、邮寄送等12项便民举措。依托“心灵解语”妫川税费调解室,实现“小事不出厅”,今年已成功化解涉税争议30起;推广“非接触式办税”以来,线上业务办理占比达95%,高频事项平均办结时长压缩至3分钟内。

在税务服务提质的同时,区市场监管局与区政务和数据局联合打造的“五星”金牌服务团队同样交出亮眼答卷。这支由两部门“一把手”牵头组建的队伍,推行“午间不间断”“远程预审”等机制,自2025年9月成立一个月内就已提供帮办服务680余人次,使企业办事时长平均缩短30%。针对重点企业“准入不准营”痛点,团队创新“一对一专员+24小时绿色通道”模式,凌晨响应诉求、全程跟踪辅导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已协助230余户企业顺利落地经营。

跨部门的数据壁垒正在加速打破。税务部门与市监、发改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公司章程、产权证明等材料内部流转;政务服务领域编制《标准化规范表单》,将“一次性告知”升级为“材料清单+审查要点+受理意见”三位一体服务,配合“前台收件—后台并联审核”机制,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这种“全域协同、数据跑路”的服务模式,让企业真正告别“来回奔波”的困扰。

“政策红利精准直达,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2022年入驻中关村延庆园的无人机企业航翊科技负责人陈一峰表示。如今,延庆区持续做好政策落地“后半篇文章”,修订“延十条”政策体系,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税费优惠“免申即享”,今年已通过智能筛查为87家企业精准推送优惠政策,涉及金额900余万元。在财源建设方面,我区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开展专题培训,建立“奖优罚劣”考核机制,截至目前已引入企业2559家,为区域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今后,延庆区将继续聚焦开放创新,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的服务案例,通过精细服务与协同创新,让营商环境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区发展改革委四级调研员李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