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经过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审,2020年十大“北京最美街巷”评选结果正式揭晓,这些“最美街巷”成为北京街巷治理成果、胡同生活的新名片。其中,大兴区兴丰街道富华巷赫然在列。
街巷刮起“国潮风”
“国潮”风色调的主街巷、彩虹门装饰的镂空寄语墙、“百家姓”互动景观小品、夜幕下流光溢彩的灯光秀……过去鲜有人问津的富华巷,如今一跃成了“北京最美街巷”之一。“真没想到,过去默默无闻的富华巷现在一下子火了,还有城里人专门跑到我们这小巷游览参观呢。”大兴区兴丰街道工作人员欣喜地说。
富华巷全长350米,因地理位置比邻富强西里小区、连通兴华中路而得名。2020年8月中旬,结合“可漫步”“可阅读”“有形象”“有温度”的街道塑造理念,大兴区兴丰街道启动新一轮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考虑到小巷中分布着大兴社区学院、大兴区第三幼儿园、大兴区第七小学等4所学校,打造文化味儿小巷成了整治提升的重要目标之一。
富华巷的改造,可谓“上天入地”。电线杆上横七竖八、杂乱无序的架空线被重新规整后隐形入地;私搭乱建的违法建设被全部拆除;坑洼不平的路面被整修一新。
在对小巷的整体色调进行统一时,大家有了不同的意见。近年来国潮文化流行,不如将传统而又不失时尚的“蓝咖色”作为小巷的主色调吧。很快,一条既有新意又不显浮夸的“蓝咖色”小巷出现在大兴的街头。和巷子边砖红色的老旧小区一搭配,居民们一致点赞,效果还真不错。
过去,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块大型主题宣传展板悬挂在富华巷路侧围墙上。天长日久,墙体斑驳,展板褪色。其实,宣传展板也可以形式活泼多样。富强西里围墙外的成块展板被全部拆除,“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高大彩虹门将小区和小巷巧妙地隔开。透过彩虹门,可以一眼望见小区中的青松翠柏。
不光白天街景亮丽,到了晚上,小巷的夜景也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整治提升过程中,富华巷两侧新增了32盏4.5米高的“矮个儿”LED路灯。这种新型路灯,除了灯头能为道路照明之外,灯身还能发出柔和的蓝光,如同一排排深夜值守的卫兵,照亮夜归居民的回家路。
夜幕降临,写满寄语的彩虹门亮起来了;幼儿园门口桃心形的垃圾分类宣传栏亮起来了;小区门前印章形的铭牌亮起来了……整条小巷流光溢彩,璀璨光影将小巷装扮得绚丽多姿。
墙壁彰显“文明范儿”
连日来,在兴丰街道三合中里社区的东围墙外,总有不少居民驻足围观。走近一看,原来是新修建的长达百米的文化墙,吸引了居民的目光。
“以前这墙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摸上去还掉渣儿,现在每次经过这里都要看看文化墙,这墙都变得会说话,从墙上的故事中就能了解到敬老爱老、家风家训、和谐社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伟大成就,旧貌换新颜,一看到这文化墙就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一位路过文化墙的大爷拿出手机边拍边说,“回去我还得发个朋友圈,让大家都来我们社区看看。”
一墙一主题,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以“文化墙”为载体,让“墙壁”会说话,兴丰街道三合中里社区党支部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另辟蹊径,利用社区的墙壁,通过通俗易懂、感染力强的图案、小故事引导社区群众从传统的宣传模式变为“主动看”“主动学”,随时感受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社区文化的熏陶,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增强了社区文化氛围,又在不经意之间耳濡目染改变着居民的思想观念,推动社区正能量传播。
坐落在三合中里社区的两个地堡,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养护,更是赋予了它们新的使命,成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载体,起到了对社区下一代青少年、小朋友们教育的效果。通过制作文化墙为社区内大小居民朋友们送上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古朴的设计,柔和的颜色,简洁的字体为地堡外墙穿上了新衣。“垃圾分类、创建文明城市、打造腾飞新国门”等等仿佛是墙壁在说话,为过往的行人说着社区的故事,向人们展示“新国门、新大兴、新形象”。
让墙壁会“说话”,让街巷刮起“国潮风”,让社区居民享文明。原本老旧、斑驳的墙壁、街巷变得色彩斑斓、焕然一新,多姿多彩的背街小巷与文化墙奏响了大兴美丽乐章。(大兴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