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石景山区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在全市率先完成“基本无违法建设城区”创建目标,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十四五时期,石景山区将持续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近几年,全区共拆除违法建设点位1.1万个,面积390.8万平方米,调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场43家,一般制造业企业、“散乱污”企业等一批不符合首都功能业态实现退出,加快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石景山区在减量中调结构、促提升、谋发展,走出一条减量发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新路子。加快推进“腾笼换鸟”和均衡布局,针对疏解腾退后的老旧厂房,瞄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郎园Park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原产业项目升级转型,打造京西特色城市公共文化客厅。加快发展“1+3+1”高精尖产业,“长安金轴”高品质提升,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加快建设,中关村石景山园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新首钢园区规划建设稳步实施,文创园建设加快推进,“一轴四园”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今年,石景山区将聚焦城市更新,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坚持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不断加大城市综合整治力度,加强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高标准推进绿化美化工作,精细化交通组织方式。注重以提促疏,以提促治。更加突出提升导向,统筹用好疏解腾退土地和空间,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市功能织补和生态修复。建立长效机制,严管严控。坚持把疏整促专项行动与“接诉即办”相结合,强化主动治理。围绕打造“秀水石景山”,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和城市环境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推进创森各项任务落实。紧紧抓住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两区”建设机遇,服务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两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项目化推进90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一轴四园”成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主要区域,推动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大力实施“景贤计划”,做优做强科技服务、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VR/AR、人工智能、科幻、电竞产业链,积极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深入落实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三年行动计划、十大攻坚工程和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全面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责任编辑:常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