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地、破旧屋棚摇身一变成了牡丹园,十万余株牡丹吐出新芽,大朵粉白的牡丹怒放在绿叶丛中,显得分外妖娆,白皮松、榆叶梅、连翘、榆树、西府海棠等灌木、乔木郁郁葱葱......

最近,家住大华山镇大峪子村村民纷纷为村里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大峪子村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成果,让村民能够开窗见绿、出门赏景。

“以前我们村这家门口搭个简易车棚,那家门口垒个狗窝,原本宽敞的街道也变得七进八出,一点都不方便。现在这些私搭乱建没了,还栽植了牡丹花和绿树,街道也干净整洁了,大家都自觉垃圾分类,环境比之前好了很多”,村民张国青对村容的改变很满意。

自“疏整促”开展以来,村干部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打响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去年年底,经过几个月的改造建设,健身小公园、牡丹园、绿树繁花不断涌现。

为推动全镇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大华山镇探索构建了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保持全镇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峪子村率先启动试点,将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纳入积分管理体系中,通过“正向加分”、“负向减分”、“曝光清零”三种形式,督促村民维护“疏整促”和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2020年10月,大峪村统一对占用公共空间的树木开展专项清除整治运动。村民刘某因不满自家私种的树被砍,一天内拨打4个12345投诉电话,村委会工作人员随即按照积分规则对刘某进行劝解,指出私自种树占用公共空间以及同一事件反复拨打12345均属于扣分的行为,村民刘某反复思考,认同村委的处理结果并不再拨打12345电话。经过近一年的积分管理,大峪子村的问题点位越来越少,整改率越来越高。

目前,大峪子村通过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已建成口袋公园2个,完成绿化面积6700平方米。大峪子村“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逐步完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我们准备对村里道路进行柏油路硬化,方便村民出行,继续加大绿化面积,再建两个文化休闲小公园,让村内环境更加美观。”大峪子村党总支书记刘艳亮说道。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