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外经商的刘宗永回到大兴区礼贤镇龙头村。当时龙头村道路破损严重,乱堆乱放、私搭乱建随处可见,村内几个大水坑,夏天蚊子飞、冬天垃圾堆,村庄绿化率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返乡的他一心想为家乡、为乡亲们干事,改变龙头村落后的面貌。
刘宗永竞选当上村支书后,在大兴区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率先进行煤改气。在开展清理侵街占道工作中,刘宗永带领村“两委”身先士卒,首先拆除自家的违建,全部拆除后,成立以村两委和党员为主的工作小组,挨家挨户做工作,争取群众支持。
刚开始拆违建,不少老百姓不支持、不搭理、不相信,有的村民说,“人家几十万盖的房子,要拆不容易,刘宗永拆不下去。”可刘宗永认为“先做好自己,为村民做了一件、两件实事之后,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努力。先带动‘两委’,再带动党员、普通村民。一件、两件、三件事下来,大家都知道你是怎样的人了。”
2017年推行煤改气,施工队上门装燃气管道,有村民担心有危险,坚决不让管道从自家走。刘宗永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讲煤改气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有专人长期保障。大家慢慢地开始接受并同意安装燃气装置。
到2018年底,龙头村共拆除违建72处、面积9000多平方米,天然气管道铺到家家户户。老百姓对拆违建、铺燃气管道认可了。拆违拆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空间,燃气改造减少了煤灰污染。如今的龙头村绿树环抱、鲜花盛开,道路翻修一新,铺设了污水管路、建起污水处理站,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路灯系统完善,新建多处休闲广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村庄新增绿化面积38000平方米,全村实施平原造林绿化美化1300余亩。
在刘宗永带领下,龙头村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成立起环卫、绿化、维修、消防等管护队伍,多措并举引导村民提升文明素质,实现村民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2019年,龙头村在全镇30个整治村中排名第一,获得2019年北京市最美乡村称号。
产业兴旺,村庄才能长远发展。刘宗永回到龙头村后,一方面“复活”了村里300多年的灯笼制作传统,通过引进改造,成立龙头村灯笼制作厂,运用传统工艺制作特色灯笼,近年来年销售额已达到一百多万元。另一方面,发展民宿旅游、观光农业。利用村庄空闲地建设2000平方米民宿接待中心,将村内闲置民宅进行统一改造,目前有32家民宿院子,都是根据院落原有情况进行装修改造,装修风格各有不同,集田园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
物质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也多彩起来。龙头村组建了高跷队、秧歌队、合唱队、旗袍队、舞龙队等10余支文化活动队,在农闲和节日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文化活动多,赌博现象没有了,邻里团结和睦了,干群关系也融洽了。
在刘宗永及村“两委”带领下,龙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授予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在全国近70万个自然村中,仅有1000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龙头村是其中之一。
谈起这些年的工作,刘宗永颇多感慨。他说:“这几年头发白了许多,真操心。说实话,累、心累。但看到全村老少对我的认可,累也值得了,为乡亲们做实事,有成就感。”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