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延庆区围绕建设最美冬奥城,以“建精品、提功能、强管理”为着力点,按照精治、达标、维护整治标准分级分类推进110条街巷整治提升,内补短板外提颜值,打造出一批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特色街巷。

补短板 以“新”换“心”

“我们这个胡同老年人居多,以前,门口坑洼不平,腿脚不好的,走路总担心摔跤,一下雨还积水,出门特不方便。”恒安二层1条的张先生说,“整治之后,环境也干净了,路也好走了,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百姓做的这些实事。”张先生和恒安小区另一位居民特意带着一面“情系百姓 一心为民”的锦旗表达对区城管委民生改造工程的感谢。恒安示范片区位于冬奥签约酒店南侧,涉及恒安小区、2条主要大街和4条背街小巷,区域面积6.66万平方米。是今年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与街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今年七月初,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经广泛征集群众诉求、多次现场实地踏勘、反复论证修改实施方案后,对恒安二层1条、2条的路面、立面、台阶、雨污水升降井等破损设施进行了修复,疏通了污水管道,还为恒安小区1、2号楼居民更换了小棚顶,解决了常年漏雨问题,区域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家住城中村杨家胡同、昌平街的村民们也在街巷提升中深刻体会到了家门口的变化。老街巷普遍狭窄拥挤,路面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配套设施老旧,缺少排污管道,垃圾泔水直接倾倒在街口雨水篦子上,既影响观感,又影响生活质量。成了老街居民的“心头病”。面对群众诉求,今年下大力气对杨家胡同、昌平街、药王庙街等重点街巷进行了整治,铺设污水管路、修建污水井、修复破损路面,一站式解决了地下排水不畅、地上路面破损问题。此外,针对城中村街巷飞线、架空线、破损立面等问题进行提升,薄弱区域环境显著改善,增强了800余户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以来,针对城区街巷各类基础性环境问题逐条进行了整治,共修复破损路面2.2万平方米、破损立面1.1万平方米,补植花卉25.73万株,补植草皮1万余平方米,清理垃圾渣土1170吨等。同时梳理街巷凌乱架空线、飞线5.7万米,清理商户门窗违规张贴宣传单、小广告1836处,街巷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提升,也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拼颜值 融“情”入“里”

妫水河畔的鸿川北路,两侧既没商户也没小区,以前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提起名字也未必有多少人知道,如今却已成为延庆新晋网红地,经常有人专程过来拍照打卡。除了鸿川北路,格兰路的提升过程中也融入了冬奥文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灵动可爱的吉祥物、各式各样样的比赛项目见缝插针,冬奥气息在整条巷子扑面而来,吸引着市民驻足观看,进一步增强了市民对冬奥知识的了解。一直以来,延庆区都注重让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与街区自身历史、文化、发展相协调。将冬奥重点区域周边的鸿川北路、格兰路打造为冬奥文化街巷,营造浓烈的冬奥氛围;将退休干部集中的功德巷打造为红色文化街巷,感受烽火年代革命先烈的赤子情怀;将校园周边新兴三区入口路打造为国学文化街巷,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近年来,经过整治提升,打造出19条呈现绿色生态、红色精神、道德法治、核心价值等独特文化氛围的街巷,一街一文化、一巷一特色,这些街巷街区焕发出历史文化和时代内涵,成为展示最美冬奥城文化的窗口。

强管理 齐“抓”共“治”

背街小巷的建设和管理,恰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建好更需要管好,而管好,既需“条块结合”,更需 部门之间的“共管共治”。延庆镇在一次背街小巷自查中发现,老北顺城街个别居民将捡拾的旧家具、木头、废旧瓶子等物品堆放在房顶,影响着市容环境景观,同时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万一发生高空坠物或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延庆镇多次上门找居民谈心,讲政策、讲利弊,征得同意后,属地部门利用10余天时间帮助居民清理了30车垃圾,改善了房顶卫生状况,消除了安全隐患,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今年以来,三街一镇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主动自查并完成各类环境问题整改4994个,同时,为解决秩序环境乱象,联合执法部门开展门前三包、无照经营、违规广告牌匾等执法检查178次。各职能部门按照三年行动方案“一办八组”分工各自开展工作,参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并通过不断给自己“找茬”,力求做到“未诉先办”,一年来,巡查整改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问题7253个。同时,街巷环境精细化治理更离不开街巷长、小巷管家、居民、志愿者、社会团体的参与, 7月初开展“文明城区迎冬奥百日活动”活动以来,466名文明引导员上岗助力,按照“捡铲摆劝帮报”的工作职责,发现并解决问题79.8万个,94名街巷长、330名小巷管家年度累计巡访10.9万小时,共处理各类环境事件2.2万件。在专业部门和社会志愿各自发挥优势、齐抓共管模式下,干净、整洁、有序的街巷环境面貌得到不断延续与巩固。

“未来,背街小巷整治仍旧坚持‘内外兼修’,继续从民生细节、百姓需求入手,聚焦问题短板查漏补缺,对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街巷进行提质升级,挖掘文化内涵建精品。同时,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常态化管理,确保环境整治成效及问题不反弹。”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