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6月1日起实施
你注意到身边的变化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吧!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了文明行为的边界,将文明行为聚焦在公共领域的涉他行为,强调“行使个人权利不干扰他人”。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除提出爱国、爱首都、践行“四德”、倡导美德的总体要求外,还列出了“正面倡导+重点治理”的行为清单。规定了正面倡导的九个领域文明行为,以及重点治理的六个领域不文明行为,具体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一起来看看吧!
公共卫生 应当遵守
(一)维护公共场所干净、整洁;
(二)爱护和合理使用环境卫生设施;
(三)保持公共厕所卫生,文明如厕;
(四)参与垃圾减量,减少垃圾生成;
(五)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
(六)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吸烟时合理避开他人;
(七)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
(八)患有传染病时,配合相关检验、隔离治疗等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九)不非法食用、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十)其他维护公共卫生的文明行为规范。
公共场所 应当遵守
(一)言行举止得体,不大声喧哗;
(二)着装整洁,不在公共场所赤膊;
(三)等候服务依次排队,有序礼让;
(四)乘坐电梯先下后上,上下楼梯靠右侧通行;
(五)娱乐、健身时合理使用场地、设施、设备,避免干扰他人;
(六)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控制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音量;
(七)不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内进食;
(八)其他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文明行为规范。
交通出行 应当遵守
(一)按照道路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二)在出入口和拥堵缓行路段互相礼让、有序通行;
(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遵守乘车秩序,维护驾驶人安全驾驶,主动为有需要的乘客让座;
(四)爱护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有序使用和停放;
(五)驾驶车辆低速通过积水路段,防止积水溅起妨碍他人;
(六)车辆上下乘客时规范停靠,不妨碍他人通行;
(七)停放车辆不占用无障碍停车位、盲道等无障碍设施;
(八)机动车驾驶人及乘车人下车时,用远离车门一侧的手开门,转头观察车辆侧方和后方通行状况,避免妨碍他人通行;
(九)其他维护交通安全秩序的文明行为规范。
社区和谐 应当遵守
(一)不占用公用设施、公共区域;
(二)饲养宠物采取必要的安全、卫生措施,不遗弃宠物;
(三)控制家庭室内活动噪声,避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四)规范有序停放车辆,在指定位置充电;
(五)不在阳台外、窗外、屋顶等空间悬挂或者堆放物品;
(六)其他维护社区和谐的文明行为规范。
文明旅游 应当遵守
(一)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二)遵守景区景点秩序,服从管理;
(三)爱护文物古迹;
(四)爱护景区景点公共设施、花草树木,维护景区环境;
(五)其他文明旅游的行为规范.
文明观赏 应当遵守
(一)在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科普场馆、体育馆、剧场等文化体育场馆遵守观赏礼仪,服从现场管理;
(二)观看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时尊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演职人员和其他观众,文明喝彩助威;
(三)爱护场馆设施、展品,遵守关于拍照、录音、录像的规定;
(四)离开时随身带走垃圾;
(五)其他文明观赏的行为规范。
文明上网 应当遵守
(一)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二)尊重他人权利,拒绝网络暴力;
(三)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四)其他维护网络文明的行为规范。
文明就医 应当遵守
(一)遵守各项诊疗服务制度;
(二)尊重和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三)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四)其他维护医疗秩序的文明行为规范。
文明生活 应当遵守
(一)节约水、电、气等公共资源;
(二)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三)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四)优先选择步行、骑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五)文明节俭操办婚丧祭贺等事宜;
(六)其他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的行为。
公共卫生 应当杜绝
(一)随地吐痰、便溺;(二)乱丢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
(四)在公共建筑物、公共设施设备上乱写乱画、乱贴小广告;
(五)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
公共场所 应当杜绝
(一)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二)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娱乐、健身时使用音响设备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三)在室外使用音响器材或者采用其他发出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四)以谩骂、起哄等不文明方式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
(五)在遇有突发事件时,不配合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交通出行 应当杜绝
(一)驾驶机动车乱停靠、乱插队、乱鸣笛,不规范使用灯光,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违法占用应急车道;(二)驾驶非机动车不按照交通信号通行,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逆行,乱穿马路;
(三)行人不按照交通信号通行,乱穿马路,翻越交通护栏;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抢占座位;
(五)从车辆中向外抛物;
(六)使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不按照规定停放。
社区生活 应当杜绝
(一)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堆放杂物;(二)遛犬不牵引,犬便不清理;
(三)违反规定装修作业或者室内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四)在公共区域内擅自设置地桩、地锁或者其他障碍物阻碍机动车停放和通行;
(五)在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为电动车充电;
(六)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
旅游时 应当杜绝
(一)以刻划、涂污或者其他方式损坏文物古迹、旅游设施;(二)采挖景区植物,攀折花木,损坏草坪、树木;
(三)伤害或者违规投喂动物。
网络电信 应当杜绝
(一)编造、发布和传播虚假、低级庸俗、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二)擅自泄露他人信息和隐私;
(三)拨打骚扰电话,发送骚扰短信;
(四)以发帖、跟帖、转发、评论等方式侮辱、诽谤他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可向政务服务热线或者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投诉、举报;对不文明行为采用拍照、录音、录像等形式所做的合法记录,可以提交行政执法部门作为执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