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独乐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聚焦重点任务,深化实践探索,协同运行“六有标准”,探索“六心实践”,构建了家门口的精神家园,勾勒出南独乐河镇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图景。

一直以来,南独乐河镇着力实施14个所、站功能提升,全面推行“杏福独乐河”服务群众工作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拓展、纵深发展。如今南独乐河镇,实践活动遍地开花,文明典型不断涌现,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理论宣讲凝心 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堂堂深刻的党课,一场场生动的宣讲,一次次精彩的讨论……镇、村依托文明实践所、站两级阵地,在全镇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强国复兴有我”等活动,打造出“第一书记讲党课”“板凳学习会”“青年大讲堂”等一批富有影响力的理论宣讲活动。

南独乐河镇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结合,推出“快板说唱移风易俗”系列宣讲作品,期间依托公众号“独乐之声”,给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插上传播“翅膀”,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南山村的文化活动——舞龙通过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把舞台当成讲台,舞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群众中的生动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学习已成为融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风尚”。

舞龙

教育服务舒心 立德树人主旋律更加响亮

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开展“最美家庭”“独乐之星”等评选活动,高质量用好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阵地,开展“村规民约大家议”“红白喜事大讨论”等活动,以移风易俗改革成效体现文明实践建设成果。

着眼满足农村群众和家庭对教育培养未成年子女的现实需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孝敬父母 尊老爱幼”“安全出行 文明先行”等未成年人教育讲座。

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唱”红色歌曲、“听”奋斗故事、“看”革命电影、“读”原文原著、“学”党史国史、“进”田间地头、“谈”学习感受等互动方式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感染力,北独乐河村将“乡规民约”与百姓福利挂钩,移风易俗与规则并行挂钩。组织第一书记志愿服务队入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宣讲。

宣讲移风易俗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营造积善崇德、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让独乐历史、独乐故事、独乐精神、独乐文化不断传承、赓续。

文艺文化悦心 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润

围绕“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南独乐河镇策划开展“青年送祝福”系列文化活动,拓展节日里的文明实践内涵,打造文化惠民直通车,不断增强文化凝聚力和感召力。

依托峰台书法文化,南独乐河村剪纸文化、南山村舞龙、甘营村广场舞等活动,让文化甘露滋润独乐群众。南独乐河镇献爱心送春联、慰问困难群众、开办书画学习班,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广大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盛宴。

科技科普贴心 提升群众科学素养

持续常态化开展各项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科技科普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擦出科技科普的“新火花”。组织农技专家、科技能人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创业致富技术,镇“农情农暖”志愿服务队将病虫害防治、苗木种植技术、农机送检等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新农村“西红柿棚里践文明”、北寨“万亩杏园红杏品质提升工程”等科技兴农实践项目成效显著;依托我镇大规模农业设施大棚,拓展“种植+采摘”销售模式,在深度体验和身临其境中,把科学意识深深植入了广大市民心中。

图片

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抓手,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为切口,南独乐河镇打造“家庭医生+网格员”志愿服务品牌,将“健康促进”融入文明实践过程。

组织镇卫生院医生走村入户健康问诊,组织医护人员为老年患病群体提供上门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为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组织志愿者、网格员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倡导文明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

惠民服务暖心 文明实践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南独乐河镇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立足群众“微需求”,整合63支志愿服务队,2000余名志愿者力量,增设便民服务点,免费上门检修管道、维修家电、开锁修锁等,在解决困扰群众的身边事的同时传递社会温度。

截至目前已重点扶持和培育“官兵值守交通路口”“青少年擦拭宣传栏”“你开学 我守护”等主题突出、效果显著的志愿服务项目。

全镇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服务对象,精准打造网格员“24小时在线服务”等文明实践项目,以点带面推动文明实践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