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逢暑期,为了让辖区青少年度过安全、文明、有意义的假期,崔各庄乡各村社区积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多姿多彩的成长课堂送到“家门口”。
消防生活“零距离”
燕保马泉营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乡平安办防火委,组织社区15组青少年家庭,共同来到电影博物馆微型消防站进行消防安全学习,深入体验“火焰蓝”的工作与生活。
活动现场,小朋友和家长们在消防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宿舍、餐厅,在指挥中心模拟突发火情接警。之后,消防员向小朋友们讲解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学习佩戴消防面具。
在室外,高大威武的消防车引得大家惊呼连连,消防员详细介绍了消防车、战斗服、各类消防器材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极大限度满足了小朋友们的好奇心,激发大家关注消防安全、学习消防知识的热情。
此次实践活动给社区青少年上了生动的一课,进一步增强社区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意识。
教育相伴助成长
为丰富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善第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善传承·助成长”暑期系列活动。
设计位置、勾勒图案、确定造型……在“非遗团扇”课堂上,老师讲解了团扇背后的文化故事并进行手把手指导,让孩子们挑选材料搭配出想象的图案,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文化。
活动中最欢乐的环节就是抖空竹体验,老师手把手耐心地教授青少年抖空竹的要领,确保每位青少年都能抖起空竹。现场时不时传出欢笑声,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抖空竹带来的喜悦。
少林五步拳、舞蹈、书法绘画、趣味英语、手工制作、爱国主义观影、垃圾分类课堂……各类课程让社区青少年增长见识、培养了兴趣,解决了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忙碌无人看管孩子的后顾之忧,也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融洽了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寓教于乐共成长
手账本制作、夏日剪纸、炫动魔方、现炒酸奶……近日,在东洲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的“小项目 大活力”暑期课堂上,老师和社工们教授青少年制作酸奶、剪纸做手工等知识,鼓励他们学习之外多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小小实践站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在面点制作活动现场,社工向青少年们讲授面点的制作过程,并进行动作示范,大家边听边做,可爱的兔子、小猪、小羊等一件件作品栩栩如生。品尝着自己精心制作的面点,大家分享着劳动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手账课堂上,社工给青少年们讲解了如何制作手账,明确手账用途,如何利用手账管理时间、规划行程、日记记事等,青少年在社工的指导下,纷纷拿起本子、彩笔、贴纸、胶带、剪刀制作手账,就这样经过一双双巧手的精心装饰,大家原本空白的手账变得丰富。
此次暑期课堂系列活动,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才能,给予社区青少年茁壮成长的空间。
传统非遗我传承
马南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以“文明传承新时代”为主题的青少年非遗传承活动,进一步传播非遗文明,提升社区青少年的非遗知识和民族认同感。
在非遗脸谱制作活动课堂上,社区25名青少年在非遗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和文化寓意。在老师讲解完具体制作过程后,大家开始根据自己手中的材料形状和色彩进行制作。
不一会儿,一个个京剧脸谱在小朋友们的巧手制作下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小朋友带着自己的作品开心的向父母展示着,家长们纷纷表示:“感谢社区举办这样的手工制作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孩子动手能力,也交到了朋友,收获了快乐。”
通过此次京剧脸谱手工制作活动,让辖区儿童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充分感受国粹魅力,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
享童趣、润童心、共成长,崔各庄乡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塑造着精彩童年。下一步,地区和各村社还将开展更加丰富的暑期活动,让孩子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参与文明创建,成长为快乐、文明的新时代好少年。(崔各庄一点通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