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讯(记者朱松梅)昨天,北京迎来第39个首都义务植树日。157万首都市民走出家门,植树栽花、清理绿地,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

上午,东城区干部群众200多人在南中轴路珠市口大街-永安路道路工程北段参加植树活动,栽植国槐、元宝枫、银杏、海棠等乔灌木100余株,清扫绿地2000平方米(右图)。平谷区干部职工100余人来到东高村镇挥锹铲土、扶苗踩实,栽植国槐、白皮松、元宝枫等乔灌木319株。

义务植树的形式总共有八大类,除了挖坑种树,林木抚育、栽花除草、悬挂鸟巢、生态科普等同样也是尽责。在朝阳区太阳宫公园,市民一起为松树、楸树松土浇水、清理园林垃圾,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共抚育树木200株,清扫绿地1000平方米。在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15个村的村民都开展了绿地大扫除,1万平方米绿地变得清爽平整。

在顺义共青林场国家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20组家庭,共同种下了30余株山桃、桧柏。随后,孩子们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为野生动物布置饮水点、安装红外监测相机。西城区双秀公园“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十余组亲子家庭在百花丛中悬挂蝴蝶形状的黏虫板,在青青的草地上分工协作,给绿色植被浇灌春水,促进小草健康生长。

为了给市民植树尽责提供便利,首都义务植树也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海淀区以12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为平台,通过网上预约集中开展抚育管护等植树义务尽责活动。房山区长阳农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通过“首都义务植树”微信公众号招募志愿者50名,栽植白蜡、元宝枫等苗木100余株,清理绿地面积800平方米。门头沟区畅通各种尽责预约通道,为市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提供便利。

“今年春季义务植树工作坚持科学、务实、节俭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选择长寿、抗逆、生态效果好的乡土树种,并加强树木养护管理,确保林木成活成林。”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处长常祥祯介绍,首都义务植树形成了“春植、夏认、秋抚、冬防”四季尽责的北京品牌。借助“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市民就近随时履行植树义务更加方便。

当天,全市共有157万人次参加了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新植各类树木43万余株,挖坑46万个,养护树木544万株,清扫绿地3100余万平方米。 北京晚报记者 程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