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首届酒仙桥论坛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开幕。论坛以“开启AI生产力元年”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AI技术演进方向,挖掘场景落地实践,链接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论坛将持续至4月20日。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以“可信数据安全流通”为题发表演讲,为论坛拉开帷幕。论坛共分为一场主论坛和10场分论坛,将分别围绕AI基础设施、数据、算力、模型、产业、应用、人才等全产业链议题展开深度讨论,全方位展现AI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与前沿思考。

“本次论坛的举办地——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就是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的重要成果。”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是一座由朝阳区联合北电数智共同建设的“未来AI工厂”,中心通过构建“1底座+2平台”的创新架构,不仅赋能AI产业繁荣发展,更为全国智算中心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范式。目前,朝阳区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成)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已落地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以立体化的AIGC视听平台,打造算力平台底座、模型生态与工具平台,助力具有竞争力的AIGC视听作品快速孵化。同时,基于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全栈AI能力”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北电数智与中日友好医院达成深度合作,成功构建了“中日樱智Agent开发平台”,为临床医生提供医学知识问答、临床辅助决策等帮助,进一步提升了医生诊疗效率和精度。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传统产业赋能,为新兴产业加速。

近年来,朝阳区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坚持“商务+科技”双轮驱动战略,系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探索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跨界融合、共生发展的新路径,力争将朝阳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示范应用高地。

目前,朝阳区在数字医疗、教育、工业、文创等多个领域加速AI技术落地。在医疗健康领域,支持企业在AI药物研发、辅助诊疗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智能诊断系统和疾病预测模型的应用,引领医疗行业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在教育领域,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计划,借助AI技术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和丰富教学资源,推动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在工业领域,整合电控集团、工联院、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等创新主体资源,打造全市首个工业AI产业园,推动AI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在文创产业方面,朝阳区紧抓AIGC技术重塑行业的发展机遇,重点推动AIGC在广告营销、创意设计、短剧制作、动漫动画等领域的应用,助力文创产业提质增效与业态创新。

未来,朝阳区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生态完善、应用场景多元、服务环境优质的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全周期服务,加速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