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遇上左家庄少年的无限创意,当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宜学”左家庄建设,一幅用青春笔触勾勒出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

近日,朝阳区左家庄街道团工委联合顺源里社区青年汇走进清华附中朝阳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万物有时节”节气肌理画手绘活动,让知识在趣味中传递,让文化在实践中传承。

诗韵破冰·解码节气之美

活动伊始,破冰游戏“诗韵知时”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同学们纷纷化身“诗词小达人”,根据抽到的诗句线索猜出对应的节气,并将其按顺序排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一句句经典诗词,不仅考验着大家的文学功底,更让大家在诗意中感受古人"观物候、知农时"的智慧和节气流转的韵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文化的瑰宝。工作人员用生动的PPT和短视频,深入讲解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划分依据及文化意义。从立春的万物复苏,到冬至的严寒凛冽;从雨水的润物无声,到霜降的银装素裹,每一个节气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在“节气之最”趣味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哪个节气最忙碌?”“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一个个有趣的问题,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节气知识的理解。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妙笔生花·绘就节气画卷

活动来到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手绘肌理画。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油画棒和刮刀等工具,一笔一划间,将心中的节气美景定格在画布上。有的同学描绘出春日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生机勃勃;有的同学勾勒出早春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朦胧。一幅幅兼具美感与文化内涵的手绘作品,如同一扇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万物有时节,手绘传统节气,感悟四时之美,此次活动虽告一段落,但传承的脚步永不停歇。未来,左家庄将继续以文化为舟,以教育为帆,打造更多充满创意与温度的文化活动,助力“宜学”左家庄高质量建设。(左家庄微视界微信号)